第一九零节 白晖与屈原(加二)(1/2)
魏冉纯粹是在开玩笑,说白晖当初把战利品送到咸阳百万金,就是准备这个时候用的。>
秦王想了想后,一脸的苦涩的点点头:“有可能。”>
众人很无语,这明显是玩笑好不好,再说白晖也不可能想到要对付义渠,这事是赢骊与魏冉挑起来的。>
次日,天刚刚亮,就有人给白晖送去礼服。>
“少良造,王上令,今天宣外卿入宫,让少良造先陪同,午后王上才会见。”>
“谁?”>
“荀况先生,屈原先生。”>
“噢!”白晖应了一句,这会他还没睡清醒呢。>
宫内侍从帮着白晖把礼服穿好之后,白晖才回过神来:“你说是谁?”>
“王上吩咐了,说是荀况先生是少良造要请到咸阳的,所以让少良造先见。荀况先生乃是当世大贤,入城的时候是王上亲自去迎的。只是屈原先生似乎对咱们秦国不怎么友好。”>
“知道了。”>
荀况是儒家吗?>
白晖对这段历史没研究,纯粹是一个爱好者的身份。不过白晖知道,荀况的两个弟子李期、韩非是法家。>
在白晖的心中荀况应该是自成一派的。>
对于荀子,白晖读书的时候背过荀子年老时的《劝学》,之外还有八个字深刻的印在心底,这八个字就是:礼法并举、王霸统一。>
这个王霸统一在穿越前,白晖一直认为荀况应该是说天下统一。>
但此时,白晖身在战国,对这四个字的理解却有不同,霸是法治的极致,王是礼制的极致。>
再次检察过自己的礼服,对于这大袖子白晖有无数的吐槽,可没办法,这就是礼。>
若是穿上轻便的窄袖子,估计秦国上下都会骂自己,失礼。>
荀况能在不到二十五岁就成为稷下学宫的祭酒,那怕此时的他还没有名扬天下,被列国尊称为荀卿,也是位受天下尊称的大贤。>
齐王田地曾经想请荀况在齐为官,荀况拒绝了,因为他眼中齐王田地,很差。>
白晖到了会客厅的门前,最后一次整理衣冠,先这样一位大贤,无论是前世今生的白晖,内心都带有绝对的敬意。>
让白晖万万没想到的是,让屈原吃惊的是。>
一位对齐王、对楚王都没有施过礼,性格孤傲的荀况却整理衣冠,双手向前长躬了礼。这是对白晖,也可以说,受荀况这一礼的人,天下少有。>
相比荀况,仓促之间还礼的白晖倒是姿势严重走样。>
当白晖还礼完毕直起身后,荀况却再整衣冠,第二次长躬一礼。>
“先生!”白晖有点懵。>
荀况不答,第三礼!>
白晖站在那里有些不知所措。>
“久闻秦少良造大名,今日相见是况之幸。”>
“先生乃当世大贤,未能亲赴黔中请先生赴秦,是晖之憾。”>
先秦诸子百家,无论传说也罢,历史也罢,白晖最佩服的有四位。>
排第四的是黄石公,只凭一人就足以黄石公名传千古,那就是他的弟子谋圣张良。>
排第三的是鬼谷子,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商鞅皆是其弟子。>
排第二的就是眼前这位,不说他的弟子,只说那八个字,超前于这个时代千年。>
当然,排第一的是老子。在白晖心中没理由,这就是绝对的第一,都不用提他的弟子鬼谷子、孔子什么的。>
穿越到战国,能亲眼见到自己心中仰慕的人,白晖内心是激动的。>
双方坐下之后,白晖才注意到站在那里的屈原,开口打了一声招呼:“老屈,你好。”>
屈原吐血。>
现年五十岁的屈原,荀况来拜访他的时候是以礼相见,前来讨论知识的。>
这白晖对自己的态度与对荀况的态度差别也太大了点。>
就在屈原准备发作的时候,白晖突然问了一句:“老屈,问你一个闲话,你写湘夫人的时候,脑袋里是不是想着郑袖。”>
屈原整个人瞬间被冰封,呆呆的看着白晖竟然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白晖不喜欢屈原。>
原因就是高中的时候,考古文,离骚就是必背的。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纯爷们不要悲天悯人。>
“你……污我!”>
“啊,听你的语气,似乎我说中你的心思了。别怕,老楚王已经不在了,郑袖现在估计正孤苦伶仃的在某处暗自伤神。”>
“你……”屈原几乎要吐血了,他万万没想到入秦竟然会受此……打击。>
白晖却是很轻松的说道:“你恨朝堂之上熊子兰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超级QQ
农家仙犬
龙游九天
神医上门狂婿
万斛春
太武战神
逍遥小村长
重生全真教
一人:开局硬刚老天师
潜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