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明军入滇(第二更!)(1/2)
路振飞的建议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理论上来讲,武官每隔几年都会入京述职,这是是他们最基本的义务。>
只不过到了崇祯朝中后期,武将逐渐藩镇化。像后期的祖大寿、左良玉完全就无视朝廷的调令,可谓是听封不听调。>
对此崇祯皇帝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选择听之任之。>
如今虽然没了左良玉,可郑芝龙依然是一个实力强大的军阀。>
福建俨然成为了郑芝龙的自留地,朝廷要想对福建施加影响是很难的。>
但朝廷毕竟占据了大义。>
如果朱慈烺降下一道圣旨命郑芝龙入京述职,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郑芝龙将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如果他奉旨入京,朝廷完全可以借机软禁、控制他,再一步步拆解郑家在福建的势力。>
如果他不来,那么就证明郑芝龙真的心中有鬼,心虚不已。>
当然,如果是后者郑芝龙也不会立即叛明,最多就是后期祖大寿的模式,完全把福建经营成一个第三方之地。>
朱慈烺思忖再三后还是觉得降下圣旨试探一番郑芝龙很有必要。>
他沉声道:“朕会降下圣旨命郑芝龙入京述职,朕倒想看看这个郑芝龙究竟会如何抉择。”>
......>
......>
在经过一番权衡后,秦良玉最终下令横渡金沙江。>
由于没有足够的船只供大军渡江,秦良玉下令士兵们搭建浮桥。>
他们打造简易的竹筏首尾相连,形成了一条蜿蜒的长龙。>
三万大军渡江不是动动嘴皮就行的。>
秦良玉将大军分为三部分,前锋营先行渡江,等到了对岸后站稳脚跟,再让中军渡江。>
与此同时,殿后的军队一直处于警戒的状态,防止突然杀出敌军对大军造成重创。>
半渡而击一直是项狠辣的战术,进攻的一方往往能够占到很多便宜。>
故而从一开始秦良玉便把警戒工作放到了第一位。幸运的是,明军在整个渡江过程中并没有遭到什么袭击。>
来到了金沙江对岸,明军便进入了云南境内。>
按照大明的行政划分,此处是为寻甸府。>
作为云南府的北大门,寻甸府的地理位置还是很重要的。>
沙定洲在夺取昆明后,在昆明周围布下重兵,其中寻甸府便驻扎着一只两万人的军队。>
这只军队由他的心腹将领木泰统领,整体盘踞在凤梧所附近。故而当秦良玉统率的明军进入寻甸府边境时并没有遭到大规模的抵抗。>
偶尔遇到的一些侦骑都被曾英解决掉了。>
秦良玉进驻寻甸府后并没有急于攻打凤梧所,而是命令大军就地扎营,赶造攻城器械。>
秦良玉十分清楚西南的要塞堡垒易守难攻,若靠堆人数强攻十分吃亏。要想拿下这些堡垒,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投石机、火炮攻取。>
由于要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这只明军是没有携带什么重炮的,唯一的十几门小炮对于堡垒的威胁也不算大,故而打造投石机便成了秦良玉唯一的选择。>
投石机的结构并不复杂,临时砍伐树木组建便是。>
至于石块更是可以就地选取,云南缺什么也不会缺石头。>
等到明军把所需的投石机全部赶制完毕,秦良玉才下令拔营向凤梧所挺进。>
云南多山地地形,崎岖的山路很容易让士兵们迷失。>
不过这只明军却没有遭遇到这种麻烦。>
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四川当地的土司兵,十分适应这种地形。>
倒是曾英统率的部分军队和神策军有些吃不消。>
不过他们不甘于落在这些土兵的身后,便是有困难也咬牙跟上了。>
在去往凤梧所的路上,明军路过了许多哨寨,便顺势将其拔除。>
从俘虏的口中他们得知寻甸府的部分兵力都被沙定洲临时抽调走了。>
秦良玉闻言大喜。>
若是如此,明军此番拿下凤梧所的可能性便又增加了几成。>
她勒令这些俘虏在前面带路,同时命全军上下保持警惕,谨防叛军的偷袭。>
可喜的是,一路上明军走的顺风顺水,预料中的偷袭并没有发生。>
直到明军推进到凤梧所前都没有遭遇到什么大规模的抵抗。>
凤梧所是一座建在半山腰上的石堡。>
要想攻取它只能采取正面仰攻,并没有太多太好的办法。>
秦良玉命令熟悉山地作战的土司兵作为先锋向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极品美女的帅气小助理
龙纹鬼师
夺命游戏
穆斯林的葬礼
全能王妃:偷个王爷生宝宝
一世情妍,教授大人坑萌妻
我真不想成为天灾啊
限时妻约,老婆别任性!
通天之梯
白雪公主杀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