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排湾族(1/7)
大武山和那些动不动就上万里长的山脉相比, 算不上多大多深的山脉, 也不是纯粹的原始森林,山下不过百里, 就有府县,若是算上那些小村落, 那距离就更近了。
如此便利的地理位置,却搞得如此偏僻,有点荒凉的感觉, 其实是因为大武山中, 住着一些山民。
这些山民的源头来自何处, 已经没人说得清了,只知道很久很久之前, 山下还没有人的时候,就有了这些山民,还被称作排湾族。
“我们是最早的原著民族,这片土地本来该是我们的。”有人远远的眺望着山下的城池, 羡慕妒忌恨。
很多年轻人用力点头。
“排湾族就是以山为家的,我们是大山的子孙。”有老人呵斥。
这种以山为家的自豪感, 在年轻人当中,已经难以找到共鸣。
老祖宗太爱好和平了,被平地人抢了排湾族的土地,竟然也没有开打,现在子孙后代开始倒霉了,住在贫瘠的山上, 靠山田和狩猎为生,和山下丰厚的自然资源比,真是让人痛恨。
一些人目光复杂的看着年轻人们,老祖宗没有和外来人斗争?怎么可能。
任何一个民族,不论是发源于山上,还是发源于平地,都会自然而然的追逐更好的生活环境。最终停留在贫瘠的山林,只是抗争失败,山下的丰厚土地,被不断增加的外来人口抢夺走了而已。
只有区区不到十万的总人口,怎么可能和数都数不过来的外来人口全面战争?
退到大武山上,只是苦涩的选择而已。
“有这大武山在,我们就一定会有更好的日子的,我们想要的一切,这大武山中国都有。”有人大声的道,给其他人打气。
其他人年轻人却哼哼哈哈的,懒得理会。
“我们可不是你们这些傻瓜。”有人低声嘀咕,听见的年轻人低声的笑。
天气好的时候,山上可以望见山下的城池。
虽然看不清什么具体的东西,却能看见城池中,房子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大。
那一片片或绿色,或红色,或金黄色的稻田,也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那是一片多么富饶的土地啊,要是住在那里,收获的粮食,将会是几倍于现在吧?
“我可不想种地狩猎。”有年轻人期盼的看着山下。
山下有太多的复杂的生活方式了,经商,读书,做官,打铁,酒楼,茶楼,杂货……
枯守在山上,围着稀少的资源,对渴望未来的年轻人来说,实在太残酷了。
“石老三,你什么时候嫁出去?”有人对着另一个男子道。
“还没想过。”那被叫做石老三的男子摇着头。
“你又没有财产的。”同伴们嘲笑着。
石老三冷笑:“说得好像你们有似的。”
同伴们笑得更大声了,大家都是穷光蛋,没财产的。
“喻言。”有人悄悄地提醒一个女子,你家的老三在那里呢。
石喻言回头看了一眼,红衣上的小铃铛,叮当作响。
她又是气愤,又是无奈。
“看来你家老三,也是不想嫁人了。”另一个女子道。
“都一样。”一个男子低声道。
他们这几个人,有男有女,有不同的姓氏,有的是贵族,有的是勇士,有的是平民,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都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
排湾族的习俗,长嗣继承制,家里的第一个孩子,不论男女,将会继承家庭的绝大部分财产,其余子女只能得到少少的一部分。
这个习俗其实和平地人的习俗也差不多,只不过平地人的习俗,是长子继承,或者说,爱子继承制。
都是一家人的财产,只给了一个孩子,其余孩子要另谋生路,或者依靠继承了财产的孩子什么的,本质上是一样的。
一人通吃,赢家全吃。
“他们就想着钱财都被我们拿走了,没看到我们要承担的责任。”那个男子有些不平,排湾族规矩,继承了家产,就需要承担照顾,乃至抚养其他兄弟姐妹的责任。
“谁家不是这样的。”有人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这山下的平地人,那一个家不是这样的?继承了财产的人,就该照顾其他人!”说话的人理直气壮。
不管是流霞国,傲来国,紫云国,狮驼国,还是女儿国,君子国,两面国,家族财产的继承人,照顾其他人,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所有的财产都被拿走了,当然要拿出来照顾其他人。
几个长嗣看着那理直气壮的人,这照顾其他人是否合理,继承全部家产是否合理,分析起来太复杂。
有保证血脉延伸的原因,有保证家族兴旺的理由,有血脉亲情的因素,有得到多少好处,就承担多少责任的义务。
能在世间通行了千百年的规则,总有各种或高尚,或卑劣,或悲壮,或凄惨,或迫于无奈,或贪图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凌天独尊
权倾一世
重生80年代做产业
出租的星期四天使
重生都市写轮眼
相公,请还俗
无限之统领世界
总裁误爱,情迷小娇妻
霸道至圣
夏小娴的微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