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五章、买买买,挖挖挖(1/2)

斐迪南结合了保加利亚的实际情况,经过了理性分析,进行了一番删减,对工业部捣鼓的大工业计划,顺利的完成了廋身。!

这次挖人斐迪南的气魄大了很多,只要是科研人员,无论是物理化工,还是生物冶金,都是来者不拒!

没有实验室?没关系,需要什么,我们马上给你置办!没有经费?保加利亚政府给你划拨啊!待遇?好商量,豪宅、美女、名车、钞票都不是问题!

前提是你的能力够强!

很明显斐迪南的目的是招揽落魄的科学家,或者是还没有成名,又渴望出人头地的年轻科研人员!

像已经功成名就的,这些东西人家都不缺,保加利亚也拿不出令他们动心的筹码!

就像20世纪初最杰出的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够牛逼吧,可惜斐迪南刚穿越人家就功成名就了,十年前就是是享誉全世界的科学家了。不说招揽了,就是绑票都不行啊?

还好尼古拉-特斯拉虽然够牛逼,他的科研成果,保加利亚还是可以直接利用的。

至于专列费?这个年代的跨国专利费,给多少都要看使用者的心情,大不了打官司好了!

斐迪南表示,在保加利亚很任何人打官司,他都不怂!

不要怪他贪婪,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跨国专利费几乎都是收不到几个钱的。

就连斐迪南折腾出的“百货超市”都注册了专利,都十几年过去了,他收到的专利费还不到十万英镑,这还是建立在人家给面子的情况下!

在欧洲地区,大家都或多或少都给了一点,意思了一下,至于美洲大陆斐迪南表示,自己都不知道专利费长啥样?

除了这位大拿外,斐迪南又将目光瞄准了另外一位科学界的大拿——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900年8月,21岁的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12月完成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次年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上并入瑞士籍。

年轻人嘛,斐迪南认为还是比较好忽悠的,一个刚刚从学校的毕业生,开高价还是很有可能挖来的,实在不行就绑票了,反正初出茅庐不会引起多大的注意力!

唯一的麻烦就是,他好像是极端反战集团中的一员。在一战前,他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但是他还是加入了反战集团,还在著名的反战宣言——《告欧洲人》上签了字,算是给一战中的德国扯了一下后腿!

不过在斐迪南看来,这都是小问题,只要到了保加利亚这些事情都不会发生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保加利亚就算有类似的宣言,也不可能发布出去,新闻署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三年起步,最高死刑!”这就是保加利亚新闻法,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任的!

自从新闻署成立以来,因为虚假广告,关停的报社都是三位数,锒铛入狱的编辑、资本家们也不下于四位数,现在还有人在修路大军中奋斗着。

至于政治新闻,就更不用说了,那玩意儿就更加要慎重了,敢和政府对着干的,早就不存在了!

当然有些新闻也是允许的,比如谋高官贪污受贿,社会名人私德有亏,都可以随便曝光,这也算是保加利亚打击**的传统了。

斐迪南坚信,一个巴掌拍不响,就算有一两个思想跳跃的,在全社会一致的大背景下,也最多就埋怨几句,闹不出来大乱子。

除了这位外,斐迪南还盯上了在后世大名鼎鼎的居里夫妇,这会儿他们正落魄着。

为了研究镭,他们现在是既没有实验设备,又没有经费采购研究材料,正在发愁!

而且他们还借住在理化学校一个连搁死尸都不合用的破漏棚屋里,在进行着艰辛的工作。

据说这个棚屋,夏天燥热得象一间烤炉,冬天却冻得可以结冰,不通风的环境还迫使他们把许多炼制操作放在院子里露天下进行。

在斐迪南看来,这简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对两个科研疯子来说,为了良好的实验条件,搬一次家而已,算得了什么呢?

只要有了这三位的加入,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上,保加利亚肯定会走在世界的最前沿,这对于未来的原子弹研究,有着十分巨大的帮助!

所以,保加利亚大学的聘就通过外交部发了出去,当然外交部人员要少不了要做思想工作,这也是二十世纪初招揽人才最常规的方法。

对这些搞科研的,基本上都是大学的名义邀请任教,不然要是以国家的名义去邀请,不少清高的科学家们,还真有可能不屑一顾!

当然除了这几个大人物外,还有一些在当时有一定知名度的科学家们,也收到了保加利亚大学的邀请涵。

本着广撒网,多捕鱼的原则,在1900年到1903年间的前前后后,保加利亚大学共发出去了一千多份任教邀请函!

搞得当时很多科学家,见面就开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极品全知学生 强宠面具娇妻 晚安,霍先生! 混沌榜之噬天神帝 游侠开膛手 咸鱼且苟住 假爱真做:总裁的替身情人 帝王霸业 重生九八做首富 生存挑战节目:我真不是来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