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3)
畜场中,熊伯带人查看过新圈,将准备穿鼻的牛挑出来,交代几名青壮轮流看守,既要提防狼群,也要防备天上的猛禽。>
“草原的鹰抓不走壮牛肥羊,新圈旁还有几只狗崽和马驹,都打起精神,轮换着盯紧点!”>
青壮们齐声应诺,上马的上马,准备草料的转向新圈后的仓库。老人和健妇也没闲着,将粗绳捆上马背,准备沿着围栏走上一圈,查看是否有松动的地方。>
之前在北边的围栏外发现几个深洞,用钩子勾出十多只猴面长颈、身子像狗熊一样的怪东西。有老人说这东西在北边更多,既吃草也吃肉,要是牛犊和羊羔陷进坑里,都会被祸害掉。>
祸害牛犊羊羔?>
这还了得!>
众人当即扛起木锨,将整个畜场搜查一遍,翻开积雪,陆续又找到不少地洞。挖出来的东西有大有小,还找出五六窝老鼠。>
赵嘉知道后,特意来看过,发现还有不少旱獭,听到有青壮和妇人打算扒皮吃掉,当场冒出一身冷汗。>
旱獭和老鼠一样能传播鼠疫!>
别看这玩意长得胖乎乎,憨态可掬,危险系数可是相当高。>
还想煮了吃?简直是不要命!>
赵嘉严令之下,众人虽有点不舍,还是将挖出来的旱獭全部堆在一起,用火烧了个一干二净。直接接触过的人更是泡进热水洗了好几遍,衣服也被拿走烧掉。>
“郎君吩咐了,以后谁也不许吃这玩意,敢不听话,立刻撵走!”>
先是赵嘉严令,紧接着又是熊伯发话,众人哪敢不听,纷纷做出保证。>
赵嘉犹不放心,回家后就找来虎伯,让他在村寨中三令五申,甭管大人孩童都要留心,尽量避开这些旱獭。>
现在是寒冬,生活在地下的动物基本都在冬眠。等到春暖花开,旱獭的活动会变得活跃。他不担心大人,更忧心的是孩子。>
万一有哪个淘气孩童嘴馋,运气好能无病无灾,运气不好的话,很可能爆发鼠疫。以现今的医疗条件,鼠疫一旦爆发,绝对非同小可。>
这绝非危言耸听。>
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持续数百年,灭掉了整个大陆一半的人口。其中固然有欧洲人自己作死的缘故,也足以证明在医学不昌盛的时代,鼠疫有多可怕。>
虎伯再三强调之下,村寨众人各自警醒。>
虽然赵嘉常会做些他们看不懂的举动,但无一例外,都能带来好处。既然郎君说这玩意不是好东西,那就绝不是好东西!>
其结果就是,在沙陵之地,无论大人孩子,见到旱獭都要绕道走,更不会有人去吃它。>
既然没有生命危险,又有畜场种植的牧草,沙陵县附近的旱獭越来越多。遇到匈奴来犯,立刻就会放声大叫。再加上一个个密集排列的地洞,足够让骑兵望而生畏,连忙抓紧缰绳,唯恐被折断马腿。>
产生这种结果,赵嘉也没能想到。>
虽然要损失些牧草,但能增添一道天然屏障,着实是利大于弊。>
仔细查看过几头种牛,熊伯关上围栏,往木屋去见赵嘉。>
此时,卫青和公孙敖各自捧着一只木碗,大口喝着羊汤。赵嘉蹲在两人跟前,再次惊叹于大汉人民的饭量。>
“郎君,诸事已备。”熊伯走进木屋,对赵嘉说道。>
“牛都挑出来了?”由于蹲得太久,赵嘉站起身时,腿有些麻,用力捏了两下,方才好受一些。>
“都挑好了,还有已经驯好的耕牛,可一并呈于魏使君面前。”熊伯道。>
“善!”赵嘉呼出一口气,“待到雪融,畜场诸事按先前规律即可。耕牛齐备之后,先种粟,我之前查阅古迹,找到一种轮耕之法,可划出一片田亩试行。”>
赵嘉口中的轮耕法,实际是赵过所创的代田法,在汉武帝晚年开始推行。>
具体方法是在一亩地内挖掘三条垄沟,垄沟之间凸起垄台,垄沟和垄台交替种植,配合新农具的使用,既能节省人力又可保证地力,同时还能增加产量。>
类似的耕作方式,后世还在部分地区沿用。>
只是方法再好也要因地制宜。他只是纸上谈兵,是否能成功开展“试验田”,还需要熊伯等人亲自验证。>
赵嘉和熊伯说话时,卫青一直老实的坐在一边,裹着皮袄,听得格外认真。公孙敖有些坐不住,但赵嘉没发话,他也不敢随意乱动。>
事情谈得差不多,赵嘉将视线转向卫青和公孙敖,笑着说道:“熊伯观此二子如何?”>
熊伯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仔细打量起两人。>
捏捏公孙敖的肩膀,熊伯颔首:“长大了会是条壮汉子,可以勤习弓马。”>
单手提起卫青,轻松掂了两下,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报告夫人,傅总他偷偷用命爱你
青青的穿越生活
团宠假千金轰动全京城
冥司探案
总裁老公,抱紧我
人主造化
女神的超级鳌胥林阳
噬神血统
九死仙尊
我有一座诸天回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