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八章 广州的问题(1/2)

生铁也还罢了,中国的生铁技术还算完善,冶炼温度只有一千三百度左右,以研究所现在的人员和技术储备,想要批量生产优质生铁不难。

至于熟铁生产,就需要借鉴欧洲的普德林法了,欧洲还没有大规模生产钢铁的方法(坩埚法只能生产少量钢铁),最先进的冶炼技术就是普德林法了,可以批量生产熟铁。

从李仙获得的资料看,普德林炉的构造和平炉相近,只是没有下部的蓄热室。

燃料燃烧后形成的长火焰送入炉内,靠炉顶的反射作用加热生铁,炉底用铁的氧化物砌筑,由于火焰中的过剩氧和炉底中大量的氧使生铁中的碳和磷经氧化去除。

普德林炉温只有约1400度,生铁中的碳脱除到一定程度后,熔点超过炉温,金属呈半凝固状态,要靠人力搅拌才能使冶炼继续进行。

但由于炉底和炉渣中含有氧化铁,碳可以脱除到很低,成为熟铁;然后经反复锻打,挤出熟铁中的氧化铁渣子后,制成材料使用。

从这个角度看,普德林法生产的铁料其实是毛铁,也就是未经锻打的熟铁。

从技术难度看,李仙这边已经能在一千六百度高温下生产钢铁,对耐火材料和鼓风机的研究也很深入,各项技术参数都初步掌握,只要建立高炉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生产,确定一些细节,就能正式开始生产了,除了涉及的设备规格较大以外,纯以技术难度而言,倒比石墨坩埚炼钢法的技术难度低了一个数量级。

只是,一旦要启用普德林炉,每天就需要消耗大量燃料和铁矿石,燃料也还罢了,佛山使用的多是韶关附近铁矿提供的矿石,铁矿石只能算贫矿,品位低,而且产量也不大,势必会成为限制铁产量扩大的瓶颈,倒让李仙暗地里伤透了脑筋。

这时代的火炮采用黄铜和铸铁,火枪用熟铁,钢铁多用于机床和其他机械里。

只有铁料产量足够高才能扩大武器的产量,供给自己的军队使用以外还能往外出售,缓解资金压力,是李仙现在急需解决的重中之重。

不过,李仙想提升华夏军的整体工业水平,缺的还不仅仅是铁矿石一项,还有好多物资的紧缺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比如,要生产火药,就需要硫磺、硝石和木炭;生产火枪和火炮,就需要生铁、熟铁、钢铁到煤炭和木炭;提升造船业,建造军舰或千吨级商船,就需要优质木材和生产帆布需要的棉花、麻布等,其余还有各种零零碎碎的原材料。

在清廷封锁广州物资运输的情况下,取得这类物资越来越困难,是如今急需解决的问题。

就在李仙在福地里,炼钢炼铁升级工业基础,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广州城里有一个人却坐不住了。

原来,攻克广州后不久,李仙和玄正就进入福地搞什么研究所,把治理广州的任务交给王九玄。

一开始,王九玄觉得这是很好的机会,自己终有有机会独当一面,按照自己的想法处理事情,而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

只是,独自在广州治理了三个月的内政后,王九玄觉得这事情麻烦透了,每天都要跑得焦头烂额,每天都有一大堆事情,而且刚处理完一件事情,就有三四件新的事情发生,简直是没完没了。

治理广州,首先遇到的事情就是解决物资紧缺带来的各种骚乱。

广州是一个有二百万以上人口的超级大城市,如果在这时代评选人口最大的城市,广州绝对能进入前三。

按照清国的生产效率,供养一名城市人口,需要七八名农夫辛勤劳作,也就是说供养广州城的人们需要的粮食和物资,需要一千五百万名以上的农民勤勤劳劳地工作。

就以粮食而言,广州府所属的几个县供应广州所需的粮食是根本不可能的,就是整个广东也不行,需要从广西和湖南、湖北等地大量进口粮食才行。

在广州被李仙一方占领后,清廷还来不及派兵过来剿灭,但也第一时间掐断了到广州的粮食输送途径,简单说就是在广西梧州设置关卡,不让粮食输送到广州来。

当初李仙一度不愿意占领广州,就是觉得占领广州后清廷会禁止各种物资的输送,到时候广州的经济崩溃,那么华夏光复军就要不败而败,失去全部民心了。

按照李仙的想法,至少是占领广东全域后占领广州,或者学某党,占领所有农村后再慢慢占领大城市,这样就有能力保证大城市的粮食供应了。

只是,当时的形势使然,下面的军队盯着广州这个大城垂涎已久,自然不会理会李仙的这种远见,最后李仙也却不过底下人的热情,只能先攻克广州再说。

至于先占领广州,将里面的物资攫取拿到民众基础比较好的雷州等地,然后在清 队攻过来的时候顺手把广州让出去,把包袱甩出去这等高端战略,李仙也考虑过,但其中难度也颇大,想说服王九玄、秦日纲等人把广州拱手让出去,也有很多困难。

这还只是物资方面的物体,在此之外还有很多让王九玄挠头的事情。

王九玄想在广州复制这一套,却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美食探险队 海藻日记 大雪满龙刀 妖神武帝 大龄剩仙 檀郎 混沌天神诀 钻石男神:逼婚前妻 农民医生 独爱面具娇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