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推心置腹(1/2)
如今是圣上要教导几个皇子,才让三公轮流去压阵。>
可冯太傅、曹太保两位年事已高,经不起隔三差五地辛劳整日,一旬能有一日从早坐到晚就实属不易了,重担几乎都落在傅太师身上。>
“骨头还没有老透,还能替圣上做些事儿,挺好,”傅太师乐呵呵的,“几位殿下年轻,听他们说话处事,老夫都觉得自个儿有劲儿不少。”>
蒋慕渊问:“三殿下近来关切的是……”>
傅太师笑眯眯的:“只问三殿下?”>
“是,”蒋慕渊也不掩饰,理由也摆得足,道,“三殿下前几年就时不时入御书房议事,他经验多些。”>
傅太师听了这话,认同蒋慕渊之余,也暗暗叹了一口气。>
他并不觉得,圣上让几位皇子一道学政是好事。>
先前,皇子之中,最受宠的是孙睿,圣上看折子也常常带着他,以傅太师之见,孙睿并非无才之人,他对政事的理解很有一套。>
这固然有他先行一步、前几年的累积加成,也是因为孙睿本就有能力。>
傅太师观察得很仔细。>
在议事的时候,其他心思活络的殿下会主动表现,会侃侃而谈,孙睿一般都是沉默,但只要开口,一针见血。>
也就是圣上态度不明确……>
冯太傅、曹太保虽来得少,但镇得住,而傅太师与圣上交流得多,这几位皇子即便有想法多的,还是一个比一个“老实”,不敢大包大揽,让六部大臣们如何如何。>
因而文英殿里,一切平顺,没有闹出皇子过度插手、胡乱指点,以至于朝臣办事战战兢兢,又前后为难的状况。>
“小公爷说的是,不瞒说,老夫也觉得三殿下行事更周全。”傅太师低声道。>
蒋慕渊冲傅太师微微颔首。>
他清楚,以傅太师的身份,这种皇子之间的高低,不该从他嘴里出一个定论,且说给蒋慕渊听。>
这不合适。>
傅太师这么说了,是看在顾云思和顾云锦的姐妹关系上,是与蒋慕渊推心置腹的说话。>
知道这番话就在这书房里,两个人的耳朵里转一转,不会传出去给任何一人添麻烦。>
蒋慕渊感激傅太师的这份推心置腹。>
至于孙睿,蒋慕渊对孙睿的突出并不意外,他认定孙睿是重生之人,前世议政、监国的经历让孙睿必然超出兄弟们一大截。>
即便是藏拙,也不可能比能力落后他许多的孙祈、孙宣差,孙禛年轻又冲动,孙骆相反,他谨慎过了头,添上个万事不掺合的孙淼,孙睿自然是一枝独秀。>
只是孙睿如今的行事……>
傅太师沉吟片刻,又道:“老夫觉得,三殿下更看重南陵,只是南陵迟迟没有进展,三殿下先前还责备过刑部,说他们查案不够仔细上心,南陵当地的官员也不够配合。”>
“南陵?”蒋慕渊心中诧异,他没有想到,孙睿盯着的竟然是南陵。>
是孩子被拐卖之事与他有关,还是南陵那儿有他想要打压的人?他想借着调查孩子行踪的由头,名正言顺地处置南陵的人?>
就像是他算计金培英一样?>
只是,蒋慕渊思索前世的南陵,那儿虽有动荡,但也算太平,不像是有什么状况能叫孙睿上心的。>
也许是孙睿活得比他久,知道蒋慕渊所不知道的状况……>
傅太师接着道:“三殿下训斥之后,刑部又往南陵添了人手,但小公爷您也清楚,南陵崇山峻岭,别看地方不大,走一遍真要命,何时能有捷报,难说。>
也就是南陵郡王不管事儿,只做个被供奉的菩萨,要不然刑部、地方官员,中间再夹一个郡王府,事儿更难办。>
吏部把南陵几个重要官员的档都调出来了,三殿下看了后就说,连配合刑部办好都做不好,先前几年的考绩怎么得来的优等。>
听这意思,案子要不能尽快破了,接下去几年,南陵的考绩必然一塌糊涂。”>
蒋慕渊敛眉。>
南陵郡王孙璧是宗亲,他的父亲是先帝爷的兄弟。>
当年先帝爷登基登的凶险,这位兄弟愣是什么也没有掺和,在府里的地窖里躲了三天,愣是不让有心夺权的外戚把他推上龙椅。>
先帝爷见他本分,争权之中活下来又没有离心的兄弟也没有几个了,就把这一位封了王,封地在南陵。>
南陵王薨了,孙璧承袭,但降了等,为郡王。>
孙璧与他父亲一样,从来就关着门过日子,地方官员想讨好他这位“地头蛇”宗亲,孙璧都不理会,除了依照京里的召请进京之外,就在封地里老实度日。>
刑部要去南陵查案子,孙璧的确不是个会查手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控雷大帝
大明江山图
官谋
星影传说
昨日欢愉
科魔传奇
网游之雌雄莫辨
团宠三岁半,全宗门最会御兽的崽
陆鸣至尊神殿
极品相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