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章 一字之差(2/3)

挺立在夕阳中,完全没有看到远远遥望着他英挺身姿的徐慧敏,沉浸在久远的往事中。

虽然明知道留不住冷靓颖,但是接到她和儿子出海的消息时,燕泽誉神色还是有一瞬间的空茫,其实,即使知道她爱他,他也没有任何把握她一年后一定会回来。和大燕女子不同,冷靓颖的世界太广阔、太离奇,她既没有贞操贞洁的观念,也没有从一而终的观念,但是,她却始终坚持一夫一妻的婚约,排斥男人三妻四妾,从来没有什么三从四德的观念。他知道,对于他,她已经让步了很多,如今,能够用一年不确定的约定去做一次尝试,已经是她能够容忍的极限。

一年的时间,他到底能够做些什么,才会让她心甘情愿返回他身边?一年时间似乎太长,长的载不动他的思念;一年时间似乎又太短,短到很多他想做的事情,是否来得及一一完成?

听闻消息的西南守军大将清江赶到海边,亲自替冷靓颖践行。冷靓颖将以前收集到的一些船只、兵器铸造技术和图纸交给清江,嘱咐他好好做事,看着他依依不舍的样子,终于挥挥衣袖,作别了大燕最后一个熟人,踏上前往越国的大船。

踏上舢板,冷靓颖伫立在船头,看看大船杨帆启程,渐渐远离大燕,她微笑着看向海面上升起的朝阳,将所有的困扰留在大海边,迎着清晨透凉的海风,前往上官文宇口中的凤凰国。

上官文宇在她身后,看着她衣裙微动,纤细身姿无比柔弱却坚韧挺立的模样,忍不住悄悄叹息,如此心性坚强、博闻广记、聪慧玲珑的女子,到底如何做,才能攻克她的内心,成为她的良人,从此相伴一生?

莫小末是南方女孩,虽然第一次乘坐大船,可是,从小生长在江南水乡,对于船上生活,她并不陌生。倒是两位奶娘,因为是燕京人士,船行半日后,虽然服用了一些防止晕船的药物,但是面对茫茫大海,两个人又惊又吓之余,不免昏昏沉沉,躺在铺位上不敢起身。燕略韬虽小,却天不怕、地不怕,活蹦乱跳的像一尾海鱼。他兴奋的窝在上官文宇怀里,一会看海鱼跳起来争食,一会看海鸟在船舷上飞舞停留,乐得手舞足蹈,哈哈大笑。还不时模仿水鸟的声音,叽叽咕咕的大叫,引来更多的水鸟驻留。

“靓靓,韬儿学习水鸟的语言,把它们吸引过来了!”上官文宇对着冷靓颖笑道,被冷靓颖狠狠的瞪了一眼才消停一些。

冷靓颖曾经海边军队服役时,没少上过战船出过海,此时偌大的客船对她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她优哉游哉的欣赏着海面,该看书就看书,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闲适自在,姿态怡然。

燕略韬晚上的时候不愿意和奶娘待在一起,冷靓颖就把他带在身边一起睡觉,母子俩听着海浪拍打船舷的声音,在东摇西晃的节奏中,紧紧拥抱在一起,进入甜甜的梦乡。

经过两天一夜的航行,第二天黄昏时分,船只缓缓到达越国海口,一行人还未上岸,就听到外面人声鼎沸,一片欢呼之声。

冷靓颖跟在上官文宇身后,踏着厚厚的舢板走上岸,才看到乌压压一群人出现在面前,用盛大的礼节迎接他们的太子爷游学归来。

燕略韬被莫小末抱着,一点都不安分,陌生的人群和陌生的地方,使他有一些不安,他挣扎着“上官、上官”的叫,上官文宇一身黄袍,正长身玉立的接受国民们的跪拜之礼,听到燕略韬的声音,急忙转身,见他伸着小胳膊,眼巴巴的看着自己,上官文宇急忙顾不得众人,几步过去,从莫小末手里接过孩子,强壮的铁臂紧紧的抱起孩子,展示在众人面前。

冷靓颖急忙想接过孩子,上官文宇却铁了心不让步,众人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太子爷身边站着一位大燕皇朝的大美女,臂上抱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公子,一时懵然不知所措,难道自己家的太子爷游学还不到一年,就已经娶妃生子,越国皇室后继有人?

见太子爷不解释,前来迎接他的众人也不敢吭气,反正真正操心这些事情的,是他们英明睿智的皇上大人和雍容华贵的皇后娘娘,怎么也轮不到他们这些苦哈哈的劳力们。

众人前呼后拥的将上官文宇一行送至皇宫,不等双双苦候多时的皇上和皇后开口询问,就匆匆行礼,匆匆做鸟兽散。

“皇儿,此行辛苦你了。”皇后娘娘凤凰偃月捺不住性子,不等大家介绍行礼,几步上前,就牵起儿子的手热情的问候。

“母后,孩儿不辛苦。”上官文宇一把将冷靓颖刚刚抢过去的燕略韬抱过来:“母后,这是孩儿在大燕结识的女子冷靓颖和她的儿子燕略韬,您先认识认识。”说完,上官文宇也不管凤凰偃月愿不愿意,将燕略韬一股脑塞到她怀里,拉着冷靓颖走到皇帝上官武翼跟前:“父皇,这位是在大燕力办鼎鼎有名的三味书屋学堂的鼻祖冷靓颖冷夫人,孩儿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将贵人邀请至我们越国,您可要以上宾之礼待之。”

上官武翼蹭的站起身,一脸不可置信之色,言辞也大失一国之君的水准:“你……你……你真的是冷夫人?”

冷靓颖被上官文宇的一番不循常理的狂轰乱炸弄得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洪荒青松道 重生后,贵妃她人美路子野 奇门至圣 美强惨反派竟是我亲弟 良田宝地 穿越之黑道女王 吾名雷恩 鸿蒙逍遥录 斗罗魂帝 沐潇的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