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先大婚吧(1/2)
“好久没见姑娘来了,听说姑娘从了军,还未恭喜姑娘。”许灵莺让人把东西全撤了,然后微笑说道。“真羡慕你这样可以五湖四海都可以去的。我年头至年尾连上街的次数都很少。”>
戚缭缭也就不说那些没用的安慰话了:“大夫看过了怎么说?”>
“完全恢复是不可能了,配合针炙药敷什么的,过个一两年,应该站立走动勉强可以吧。”>
这怕也是最好的结果了。>
戚缭缭点头,打开食盒让她尝点心。>
许灵莺看了看,目光里就有了惊喜:“这种掺了薄荷的枣泥糕我好多年都没有吃过了。”>
“哦?这是我们家子湛做的,姑娘小时候也吃过?”>
点心是萧珩说给她听,她又转述给戚子湛做的。>
“我母亲做过。”许灵莺尝了一口说,又点头道:“六爷手艺真好,这糕做的比我母亲做的更细更软,薄荷的份量恰到好处。那会儿我母亲要么是把它放多了,要么就是把它放少了,很有意思。”>
她微微含着笑说。>
“令堂过世的时候姑娘还不大吧?”>
“嗯,我才三岁多,不到四岁。但是照顾我的嬷嬷是一直跟在我们身边的,她很喜欢唠叨这些往事。”>
许灵莺扭头让人下去备宴,又道:“我日常都是一个人吃饭,你今儿还给我带了点心,我定要留你用顿饭的。”>
戚缭缭并没怎么推辞。她道:“上了年纪的人都爱唠。我的奶娘也是,如今不在我跟前了,见着我还是要拉着我问长问短呢。>
“我父母去时我也不大,有时听老人家说叨说叨也很贴心。说起来咱们俩都是打小没有父母亲关爱的,也算同病相怜。”>
“那怎么同?”许灵莺道:“我可及不上姑娘万分之一。”>
戚缭缭问:“你对令尊有印象么?”>
“哪里有什么印象?所有的印象也都不过是来自我母亲和身边的老嬷嬷罢了。”>
“哦?那老嬷嬷是自许家出来的?”戚缭缭眨了下眼,笑道:“那就怪不得了,是你的老家臣,自然是有资格多说几句的。”>
她拿了颗葡萄,又道:“不过没想到孙公公当年能在那样的情况下保住令堂,还不动声色地带出个嬷嬷来照顾你们,也是很不容易的了。”>
许灵莺拿点心的手顿了一息。>
这一息虽短,却也还是让剥葡萄皮的戚缭缭给捕捉到了。>
“不……那嬷嬷,其实是后来找过来的。她没见过我父亲,也不知道他是谁。都是听我母亲说她才知道的。”许灵莺绞着手指。>
戚缭缭点点头。>
许灵莺明显在欲盖弥彰。>
这么说起来,孙彭当初的话语的确是有所保留。也就是说,他除去把惠香带了出来,应该是还把照顾惠香的婆子也一道带了出来。>
而能够在那么多人眼皮底下带走两个人且藏起来,这简直不可能,除非是惠香当时的确不在许家宅子。>
那么许潜在出发去围场之前有了些预兆,是真的了?>
而那次狩猎,其实只是个幌子,事实上时为太子的皇帝实则是去办了别的事情?>
“尝尝这个吧。”许灵莺把才端上的蜜饯挪到她面前。>
她却顺手拿起她的画来看:“你在学画画?”>
“消遣而已,哪里真有那天赋?”许灵莺略显殷勤地把盘子挪开,又把自己的几幅画推到桌面上来。>
戚缭缭知道她是恨不得话题就此转开,也不打算再问。>
……>
燕棠虽然在戚缭缭面前装了回大方,得到了她的眼神赞赏,但内心终究不放心萧珩那孙子。>
便琢磨着尽快把手头事情做完,好全心全意地陪她。>
拿着折子进御书房的时候,皇帝没在御案后,而是盘腿坐在炕上拿着只玉器在指间摆弄。>
这玉器是个玉环,上头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狼头,看着有些眼熟。>
“是你啊?”皇帝看见他在门下,遂把玉环顺手塞入怀里。>
燕棠颌首上前,将手里折子呈上禀道:“辽东西北都来了奏报,粮草已经囤满。乌剌那边孟恩已经露面,前些日子贺楚有派人前往北真。”>
皇帝接过折子看了两眼,说道:“说说你的看法。”>
燕棠领旨道:“赵胤伏罪的消息应该已经传去关外,贺楚自上任起就开始有预谋地针对大殷,臣猜想他是对榆林大同一带垂涎已久,因此大殷发兵,他撤退应是不可能。>
“大殷骑兵总体不如鞑靼人强悍,但是数量可以完败。因而贺楚派人去往北真,应是有意与北真联手。”>
皇帝望着那折子点头,说道:“北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超能少年王勇
这个民国不好混
从核爆中崛起的男人
荡宋
反恐特战队之天狼
穿越诸天之大反派
庄生梦蝶
三界
混在明朝当书生
遮天:狠人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