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参观昌化(1/2)
对于这场注定不会有结果的谈判,施耐德也没有兴趣继续浪费时间了。◎◎ 网他已经把谈判框架告知了于小宝,就让他跟东印度公司的代表慢慢磨下去得了。现在时间已经到了九月,一年一度的三亚秋季交易会也到了最后的准备期,施耐德手上有一大堆草拟好的协议文本需要审订,这些协议都将会在接下来的秋交会上举办签字仪式,以宣传秋交会的巨大成效。
穿越进入第五年后,海汉与大明之间的经济活动越频繁,双边贸易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相对于大明这个巨大的市场而言,海汉目前各个领域的产能也依然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一些高档工业品依然需要提前数月乃至大半年进行预定,才有可能在其上市的时候拿到货。而为了给外地商人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每年的三亚秋交会就成为了海汉对外规模最大也最集中的订货期。
除了订货会之外,一些大型项目的合作也是秋交会上的重头戏。以开农林基建项目起家的“琼联”如今已经是大明与海汉之间经贸往来的代表机构,每年在秋交会上公开签订的合作项目都为数不少,几年下来投入到各种项目中的资金早已经过百万两白银。当然了,在海汉的悉心经营下,“琼联”股东们从中也获得了相当丰厚的回报,最初入股的十多家大股东,现在在福广两省都已经算得上是数得着的大户了。
而今年的秋交会上除了传统的项目之外,还新加入了琼州岛北部的广大地区。去年通过燎原行动控制了琼北地区以后,经过了大半年的治理,目前已经清理出了大片的待开地区,接下来就是等待资金和劳动力的注入了。农业部目前已经规划了数万亩的经济作物农场,将在秋交会期间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选定合作商家进行共同开。另外海口港、儋州港等海港码头基建项目,也已经有了意向性的协议,就等着在秋交会期间正式签约了。
与往年一样,今年商务部也组织了外商参观团,到海汉控制的区域实地考察建设项目,参观建设成果。除了“琼联”各家股东的代表之外,今年还新增不少来自福建、江西等地的客商,以及安南、占城、暹罗、葡萄牙等国的外宾。而大明派驻琼州的地方官员也会有代表出席,以便让外来客商确信海汉对琼州岛的开建设是得到了大明官方的支持。??? ◎№ 网?
光是安排这一摊子事情,就已经让商务和外交部门忙得不可开交了,这个时候荷兰使团登门造访,自然是难以得到海汉的重视。施耐德和顾凯和对方接触下来感觉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很快就把这项工作丢给了刚刚接触外交事务的于小宝,忙着操办正事去了。
照理说顾凯在这个时候是不应该离开胜利港外出的,不过执委会认为正好可以借着昌化项目投产仪式的机会,把外商参观团拉过去给他们开开眼,让他们见识一下工业时代的开端。另外这个活动也是给准备在下一年进行的政权独立措施先造势吹风,毕竟盐铁专营自古就被视为政权的象征,海汉虽然早就实现了盐铁自产,不过田独铁矿的开采和运营规模都远不及昌化石碌地区,对外的影响力也很有限。让外商们去昌化看一看炼铁炼钢的生产状况,也好让他们对海汉的未来展更多一点信心。
把外商参观团运到昌化去倒不是什么难题,难的是昌化那边的开程度远不及三亚,要找地方安顿这么多的贵客还是得花些工夫。为此乔志亚不得不提前知会了昌化县城那边,让当地官方组织乡绅临时腾出了三四处院落,作为参观团的下榻之处。
荷兰人尚在跟于小宝软磨硬泡的时候,商务部组织的外商考察团已经分别从三亚和儋州两地登船出,前往昌化地区。顾凯也是随船队一同出,除了担任投产仪式的嘉宾之外,他也将同时负责参观团在昌化期间的活动组织。
1631年9月7日,顾凯所在的船队顺利抵达了昌化港。他在开昌化的早期也曾来过两次,不过那时候昌化港连港口设施都还没有修建完善,从安南黑土港过来的运煤船就横七竖学的严明君在管委会的安排之下,顺理成章地坐上了“儋州文人联合会”名誉会长的宝座,并且还主持了最近一次的琼州诗会,被众多文人众星捧月一般地吹捧着,也是玩得不亦乐乎。
而好武的李进则是彻底跟海汉军人混在了一起。他本身就没有家眷,干脆将住处都搬到了城外,与海汉驻军的训练场地毗邻,天天就跟海汉军官们同吃同住,根本就不像外人了。虽然李进口头上没说过向海汉投诚之类的话,但所有人都将他视为了降将。
当然这并不算什么歧视,海汉治下的大明降将并不稀罕,最早投靠海汉的降将罗升东罗大人,如今不但是挂着大明军衔做着走私买卖,而且还出任了今年四月才成立的“大明海汉民间关系协会”的副会长。这个组织虽然并不为大明官方所承认,但级别着实不低,因为会长就是由海汉一把手陶东来兼任的。虽然名称是挂着“民间关系”的牌子,但实际任务就是协调海汉与大明官场之间的关系。
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只负责每个月给肇庆的总督衙门写写例行报告就行——这报告内容还全是按着海汉人的指示写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妖孽警探
红楼八卦周刊
封号兵王陈苍穹
神空永恒
婚途有宝
校花的贴身小光头
女法医快到碗里来
给女装大佬递茶
城主别闹了
华娱:让你拍摄公益,赚了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