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南汉覆灭(下)
(一)
当第一缕曙光照亮天际时,峒城全面陷落。8Ⅻ
南汉的最后一面旗帜终于倒在一片火海之中。
刘申的车驾在北汉铁骑的护卫之下,浩浩荡荡地开入了内宫。
他终于重新回到了自己长大的家里。他穿过一重又一重熟悉的院落,来到了父亲的大殿之上。他看到了父亲的宝座。
他看着那个宝座,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现在,他终于战胜了命运,靠自己的力量,把这个宝座拿回来了。他终于让这个王座重新回到能配得上它的人手里了。他终于能够继承父亲的遗志,让他的王朝扬光大了。他也终于成了一个忤逆的儿子,让父亲九泉之下无法瞑目了。
在这个世界上,究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谁能说得清楚呢?该怎样去选择呢。
当刘申坐上父亲的宝座时,从大殿,到全城,四面武看着刘申形似货真价实的出离愤怒,一个个噤若寒蝉。
陈守业拿眼光看着对面的徐在田,
徐在田从幕僚队列中走了出來。
他走到大殿的中央,对刘申躬身行礼,从容地说:“臣下启禀汉王,这件事。是言王子的重臣武安侯做的。他眼看王城将破,大势已去,为了自保,不惜卖主求荣。带兵进宫,残忍杀害了内侍总管李妙常,后来也逐一惨杀了言王子一家。”
刘申拍案喝问:“这个武安侯,他人呢?你们最先攻入王城的部队,可有抓到此等奸恶之徒?”
这时,他看到徐在田和陈守业在悄悄地交换眼神。
他心中一动。隐约猜到其中缘故,顿时心里五味杂陈,说不上是喜是悲。
徐在田朗声回答说:“启禀汉王,臣等先头部队最早攻入王城时,即见武安侯浑身沾血,面目狰狞,手提宝剑,提着滴血的言王子人头,立于武英殿王座之侧,大声称降,高呼汉王陛下万岁,万万岁,臣等上殿之后,但见殿内血流成河,宫中妇孺遍地横尸,言王子的遗体身异处,狼藉不堪。臣等念及先王的爱子之心,念及汉王的手足情深,汉军将士,无不怒火万丈,义愤填膺,深觉此人不忠不信,手段残忍,擅自杀戮了先王的亲生骨肉,陷汉王于不仁不义的恶名,实在是罪大恶极,其恶当诛,所以,臣等在战况紧急、人心动荡当中,欲广为昭示汉王的仁德,安抚峒城纷乱的人心,已经临机断然处置,将此人和入宫行凶的士兵全部都当场抓捕,就地处决了。臣等临机擅决,如此大事,未及向汉王请示,臣等死罪!”
陈守业心领神会,也率众行礼附和道:“臣等死罪!”
(四)
刘申盯住徐在田,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就在这一瞥之间,君臣二人,彼此心照不宣。
于是,刘申压下心头的百感交集,大声说:“你们处理得很好。像这样不忠旧主,不顾人伦的穷凶极恶的叛徒,人神共愤,天地不容!如此滔天罪恶,岂能让他一死了之!传令全城,搜捕武安侯的余党和家人,一律抓捕羁押,按律审讯问罪,不得放一人漏网!”
说完了这番正气凛然、掷地有声的道白,刘申这才真正放下心来,再次对着弟弟的人头,禁不住第二次流下了滚滚热泪。这一次,他的眼泪,基本上都是真诚的了。
按照刘申的旨意,刘言一家的遗体得到了收殓,刘言以先王后裔的王子身份,得到了厚葬。陵墓安排在老汉王陵寝的侧旁。他的眷属子女们也得以安葬在王室的墓园当中。
一个曾经的王朝就此落下了帷幕。
但这种悲剧却并没有落下帷幕。
两百多年后,新的篡位者又把同样的历史悲剧重新上演了一次。
只不过,那一次遭到屠戮与杀害的,换成了刘申和我的子孙。
世事就是这样交替轮回,欠下的血债,久后终究都是要偿还的。
天理昭彰,报应不爽,因为刘申做了这样的事情,我们的子孙,最后还是落入了和刘言子孙完全一样的命运当中了。
我们施加给别人的那种血腥和暴力,最后,再次回到了我们自己的身上。
春去秋来,寒暑交替,多少君臣,诸般争夺,连绵不休,可是,究竟有谁,又曾经能得到些什么呢?
面对着先王和列祖列宗们的陵寝,你们告诉我,究竟有谁,从这些刀山火海中,得到过什么呢?
(五)
“生活就是错综复杂的乱流。”
(未完待续。)
ps:【本卷结束语】
乱世终结了,那么,这本书完结了吗?
没有。
明天,我们要进入的新的一卷名叫《太平岁月》。
通过这一卷的故事,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事实:
乱世的真正终结,并非混乱的停止,而是人们乱心的宁静。
世间纷乱,总是始于一心之乱。
乱世由心乱开始,也最终由心定结束。
心的宁静无波,那才是世间真正的、终极的太平。
本章已完成!
斩断情丝后,全宗门痛不欲生
独家占爱第一伯爵夫人
从战士到将军
妃来横祸:王妃要出逃
诸天之龙脉巫师
末日改造
逆徒修仙指南[穿书]
非常女上司
重生后我靠捡垃圾暴富了
女总裁的同居仙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