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准备着(1/2)

自己人被杀,他们为什么不等官府来?为什么他们要跑?而且还把尸体搬走了。

这完全是不合乎常理的。

如果说是害怕自己报复,也说不通啊。既然敢起心杀自己,那就肯定不怕被报复的。

但他们却跑了,他们在担心什么,或者说他们在怕什么?

几个大男人神神秘秘的躲在屋子里,还害怕人听到看到,一定不是什么好事。

想到这,武元庆眼前一亮。

难道他们害怕的是官府?

是了,一定是这样!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被杀了人的他们却选择逃跑。

那是因为他们害怕官府,担心官府会查到对他们不利的事情。

什么人会害怕官府呢?

除了升斗小民,害怕官府的无非两种人一种是干了坏事的一种是准备干坏事的。

这些人又属于哪种呢?

看他们的样子个个都那么高大魁梧,凶神恶煞的,肯定不会是升斗小民。

动作间配合默契,隐隐带着军旅气息,很大可能是行伍中人。

卧槽!

自己很可能干掉了一个军人,而且是当着另外四个军人的面。

武元庆觉得两腿之间顿生寒意。

蛋蛋的忧伤。

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分过赃、一起嫖过娼这是人生四大铁。

这是四种关系最铁的人。一起扛过枪的那是战友,是可以把自己的后背,把自己的性命都交给对方的人。

这几个人敢对应国公的小公爷起杀心,可以说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了,这么一群亡命徒,惹了一个能来一群。

武元庆感觉自己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

一晚上的时间,就在惶惶忐忑中过去了。

武元庆起了个大早。一起来,就让管家到刺史府去,把对那些人的怀疑禀告了刺史。

刺史对此是高度重视的,招来衙役,把昨晚的事情询问了一边,和武元庆的话一对照,就信了七字记载。

大约在1世纪初的唐代末年,火药开始在战争中使用。

宋时,火药在军事上更得到了广泛使用,北宋为了抵抗辽西夏和金的野蛮进攻,很重视火药和火药武器的试验和生产。

144年,曾公亮著有《武经总要》,里面记录了三种火药配方及多种火药武器并配有插图这是世上最早的热兵器制作工艺流程记载。

中国是最早明也是最早把火药用于战争的国家,可惜,真正把火药扬光大的却是几百年后的欧洲国家。

原本,武元庆没想着弄出火药的。他觉得冷兵器打仗其实挺好的,虽然看着好像血腥的不得了,但起码不会像后世那样,动不动就可能造成世界的毁灭不是。

但现在,自家有可能被人给惦记上了,这就让武元庆很没有安全感了。

自己小命都可能受到威胁了,那什么延迟火药的明,减缓热兵器的出现的考虑,都通通抛之脑后。

黑火药,后世其实很常见的。作为武器,武元庆小时候见过堂叔家里的土枪,那就是用的黑火药还有钢珠,自己做的枪。

后来,全国禁枪,都被收走了,枪是看不到了,可是鞭炮烟花却还有。尤其是鞭炮,过年的时候是常玩的东西。大都是放了听响的,还有的导火线断了,或者不响的,就拆开了,点着看火花。

很喜欢火药点着后硝烟弥漫的味道。

有的时候,也会拿着到河里炸鱼去,威力不大,有的人就会自己配置炸药去玩,武元庆就见过别人配置炸药,还跟着那人去炸过好几次鱼,结果后来那人玩脱了一次,把自己的手臂给炸断了。

少了一只手,那人也就不再炸鱼了,几年后,武元庆再见他的时候,换成用鱼竿钓鱼了。

====================

配置黑火药,只需要三种原材料,硝石,硫磺,果木炭。

为什么是果木炭,自然是因为果木炭是炭里边最好的了,就连冬天取暖,权贵家里边用的都是果木炭,用来配置火药也是效果最好的。

三者的质量配比是75::1:15.

这个配比,武元庆是跟那个炸断了手的人学的,后来网上也查过,黑火药的最佳配比就是这样的。

先把硝石,硫磺,果木炭都碾成细细的粉末,然后按照配比混合。

这样混合起来就已经是黑火药了,点燃了威力也不小。但是为了增加威力还要把它们造粒。

造粒,武元庆选择用鸡蛋的蛋清作为原料。

蛋清把火药粉粘合在一起,然后通过筛子筛选,把火药按照颗粒大小进行分离,筛选出一定直径的颗粒来。

这样筛选出来的基本就是成型的火药了,但是要想真正能作为武器使用,还要装填做成手榴弹那样的东西。

火药要想真正的有威力,爆炸的时候必须要是在密闭的狭小空间才行。就像同样质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极品巫妖 噬火武道 吞天邪尊柳无邪徐凌雪 天眷魂师 婚久见人心 就职供销社,我在60年代搞代购 绝世高手 悍妻萌宝宠入怀 无上绝巅 镇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