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怀才与怀孕
这是贺知章的“咏柳”,在他的笔下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 ≠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全诗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嘶”“嘶”
一阵沉默后,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吸气声。在场的众人,都可以算得上是饱读诗书之人,就连那些官家小姐也都是知文识字的。平时也喜欢读读诗,有了兴致还能做一两,好坏不论,却都是懂诗之人。一诗的好坏大家都是一听就能明白的。
正是因为懂诗,大家才会有这种被吓着的表现。
自己等人面前的可不是诗词大家,而是应国公的大儿子武元庆。这个人就算有的人没见过,可也都听说过的。整日里寻花问柳,打架斗殴,纨绔不堪,不学无术和他那个弟弟武元爽,是一样的货色,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样一个坏种,突然文采勃,写出一足可流传千古的好诗,小伙伴们被惊吓到,实在是太正常了。
震惊过后,就是不信,其中尤以那些公子哥为最。
我们这些人,饱读诗书,都写不出这样的诗作,一个纨绔膏腴子弟,凭什么能写出来,骗鬼呢吧。弄不好,是这他从哪听来的诗,被自己等人逼急了,才让他妹妹念出来的。
对,一定是这样。还让他妹妹念出来,这样以后就算被拆穿了,也可以说是小孩子家家,不懂事,乱说的。
坏人,王采好的话,我们却从未听说。所以,小公爷对此有何解释?”
说话的是薛元敬,他也是来相亲的。从见到王子瑜的那一刻起,他就惊为天人,誓这辈子非王子瑜不娶。之前恭维武元庆的时候,还想着和气为重,毕竟武士彟是朝中重臣,级别可比他高多了,能不得罪就不得罪,没想到武元庆一句话,把薛元敬憋了个半死。这会,也顾不得会得罪武士彟,直截了当的质疑道。
“哦,又是薛大人啊,我就说嘛,薛大人刚才肯定是在讽刺我,还久仰我的大名,你看,现在露陷了吧。薛大人,你真的是好虚伪哦”武元庆撇撇嘴,面露不屑。薛元敬虽然是十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道理吗?”武元庆翻了个白眼。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好诗啊!
这家伙又是从哪剽窃的?
心底疑虑丛生,可话都说到这了,也不能停了。薛元敬冷笑道:“怎么,小公爷害怕了,不敢应战了吗”。
“怕你才怪,哥哥,答应他,做诗羞死他”武二丫再次登场,小丫头很血腥很暴力,动不动就是死的。
“答应他”“大哥答应他”
大丫和弟弟武元爽也都开口了。尤其是大丫和二丫,两个小萝莉双手紧握在胸前,眼睛睁的大大的,满脸期待的看着哥哥。
“好,大哥听你们的,一会羞死他们”武元庆笑嘻嘻的冲着弟妹挥手。
“好啊,好啊”弟妹们的欢呼声,让武元庆满脸荣光,这种让弟弟妹妹崇拜的感觉太爽了。
“好,既然你答应了,那我们就出题了,刚才在下做的诗,被你妹妹说成是打油诗,不堪入耳,那现在就以桃花为题,请小公爷现场作一诗吧。不用太好,只要能有我刚才的打油诗的水平,就算你赢”薛元敬刚才已经和其他人商量好了题目,所以直接说道。说完,就和其他人等着武元庆作诗,准备看笑话。
本章已完成!
寡妇难贤
我在万界锄大地
大荒剑传
无畏真君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反派崛起
救命!我成了病娇徒弟的黑月光
娇妻难宠:晚安,总裁大人
八零团宠:炮灰真千金离婚做首富
凡神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