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分化瓦解(1/2)
不过在继续向北进攻之前杨丰还得先把盖州拿下。???网?
这是进攻的基地。
这座小城的一千守军当然不值一提,可加上近万旗人老弱妇孺就不太简单了,可不要小看老弱妇孺,真到了拼命的时候老弱妇孺也一样会变成战士,这一点江阴百姓就是很好的例子,只有荡寇旅四千人,而且还得留下一部分堵青石关的情况下,轻松攻克盖州可不容易,真要死伤个一两千,那向北进攻就完全可以说是扯淡了。
“陛下,臣以为对于这些逆民应区别对待。”
他的向导官刘成说道。
“区别?如何区别?”
杨丰问道。
“建奴以旗分民,但旗下并非都是建奴,满州,蒙古,汉军各自分别,这是旗人,但旗人之下又有包衣,若以旗人为主子,那包衣就是主子的家里奴仆,平时供养伺候主子,战时轻壮为兵编入包衣营,其构成复杂,多系野猪皮初起在辽东征战之时俘虏或购买的,这是旗人的亲信家奴。另外还有一类为尼堪,此语原是他们称呼我汉人的,但实际又有区别,其中有台尼堪,可以将其直接视为建奴就行,这是最初投靠建奴的,除极少数做了包衣,其他绝大多数都是正身旗人。还有则为尼堪和抚顺尼堪,这两类相近,都是早期投靠建奴的,但晚于台尼堪,故此这两类除极少数为正身旗人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包衣,还有最下等为阿哈尼堪,也就是纯粹的奴隶,这个是前些年关外大战之时,被他们掳掠的辽东百姓,在建奴里面身份低等受尽欺凌。另外还有朝鲜人,他们的身份不同于尼堪,除少部分为正身旗人外,绝大多数都是职,文职带兵的事情屡见不鲜,去年还把南边送来的一个普通小吏,直接任命为丰润县令。吏部尚书王永吉一开始还坚持一下原则,后来那个小县令在守将受伤的情况下居然指挥丰润军民,硬是靠着一座屁大的小县城顶住了多尔衮半个月的猛攻之后,王尚书也只能承认皇上在知人善任方面,的确还是很令人钦佩的。
话说击败清军后,就连吴三桂对阎县令守城的本领都叹为观止。
不过如何把圣旨传达到盖州城内,这就很需要一番头脑了,清军肯定不会让明军进城贴告示的。
造投石机扔传单?
投石机会被大炮轰成渣的,而老百姓也没几个识字的。
在城外喊话?
除非上大功率喇叭,什么嗓门能让几百米外都听见?距离城墙少于五百米都会被大炮按着暴打的。
呃,除非从天上喊。
上热气球!
杨丰立刻做出了决定。
紧接着他设计出图样,由一艘度最快的水师战船送往山海关。
两地不过才四百里水路,往返都是侧向吹来的东南风,最适合帆船航行,而山海关有宋应星和无数各行业的工匠,皇上点名急用的东西,工部全力以赴自然花不了多少时间,再说本来这东西也没什么高科技,仅仅第四天这艘船就和运输左翼第四镇的船队同时返回盖州。
就在那些明军好奇的目光中,督造的锦衣卫们从船上卸下来一个巨大的,用丝绸缝制而成的口袋,而且还是用多层丝绸缝制的,这个巨大的口袋在岸边的军营内直接展开,然后又抬下一个大号的竹筐挂在袋口,筐子上面还架着一盏巨大的油灯。
或者用火炬更确切一些。
毕竟棉芯都快赶上胳膊粗了,再叫油灯也未免夸张了点。
然后在皇帝陛下亲自指挥下,那个用陶罐改装,上口用铁皮封住只有这根棉芯露在外面的油灯被点燃,内部随着毛细作用上升的酒精立刻化作栩熊熊燃烧的火焰,随着热空气不断升起,那个巨大的丝绸口袋也开始逐渐鼓了起来。
“这是个大孔明灯?”
刘成愕然说道。
“对,可以载人的大孔明灯!”
杨丰说道。
“进去吧!”
紧接着他一脸庄严地说道。
“陛下,臣,臣要如何下来?”
刘成嘴唇哆嗦着说。
很显然他是个真正的聪明人,还没上去就已经明白,这东西最重要的并不是上去,而是如何才能下来,此时那热气球里面已经灌满了热空气,在一片惊叹声中带着那竹筐缓缓离开地面,但却又被绳索和下面的地桩给拉住,在离地一尺高度轻微晃动,一想到自己坐这东西上天,刘兵备的脸上冷汗都出来了。
“简单,把灯芯剪断,让火灭了就行!”
杨丰庄严地授予他一把大剪刀说道。
“那它要是飘到海上怎么办?”
刘成拿着剪刀,不抱任何希望地问。
“那个,朕会派船去捞你的。”
杨丰很诚恳地说。
说完他拎起刘成直接塞进那个大竹筐里,然后又把一个铁皮喇叭筒塞进刘成手中,紧接着向梁诚一挥手,四名锦衣卫迅解开了四根绳索,那热气球带着不停尖叫的刘兵备晃晃悠悠开始缓慢上升,下面所有明军仰望这壮观一幕都和刘兵备道一样在高声尖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战:从八佰开始
惹火前妻:高冷总裁,轻点宠
扬帆宦海
影殇杀君
反派攻略gl
师父在上:徒儿要娶你
星际种植大户
莫离成仙
双生神级武魂,震惊妖帝老婆!
村孽新婚换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