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干饭盆(1/2)
&l; =&qu;&qu;&g;&l;/&g;&l; =&qu;250&qu;&g;&l;/&g;&l;&g;出了冰溶洞我才发现,爬出来的地方距离我们掉下去的那个冰窟窿只有二百多米,可是我们在地下却好像走了很久。
我将地下的遭告诉了老猎户,就听老猎户叹了口气,随后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据说几百年前,老萨在大山里到雪崩,从雪堆里救出了一个似人似猿的小东西,他给这个小东西取名叫巴图鲁,也就是族语中的“勇士”。
等小家伙长大一点之后老萨把他放回大山,可是没几天小家伙便又回来了,如此几次,老萨便将它留在了边。
后来老萨死了,巴图鲁也再没有出现过,有人说它是下去找老萨去了。
我脑海中出现了那个长毛怪趴在冰上,用子住冰上尸体的场景。
也许当年老萨就是这样保它的。
半个钟头之后,我们终于有惊无险的走过了这片危险的地方,穿过两座山之间的缝隙,面前是一个没有主峰、被环形山岭围起的一个盆形的大峡谷。
老猎户提醒我们:“你们尽量靠近一点,小心一会儿走丢了。”
我有些纳闷的看着那个峡谷,那里凝聚着淡淡的雾气,我的心里一阵没来由的躁动。
我们朝着峡谷走去,还没进去,就听暴发户咦了一声:“这里指南针好像不能用。”
我循声看去,就见暴发户手中的指南针正在飞快的摆动着。
老猎户瞟了他一眼,解释道:“这里就是干饭盆了,在干饭盆里面和周边,所有的指南针、罗盘以及电子设备都会失灵的。这长白山里面总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干饭盆,前面我们已经绕过去了一多半,但是这个要从旁边绕的话就得多翻几座大山。”
我心里一惊,老猎户口中的干饭盆简直就是一个翻版的百慕大三角。
老猎户接着说道:“我记得前几年有三个记者想要破解干饭盆的秘密,谁知道三个人一进山就失踪了。后来县里前前后后派了上千个人进山搜寻,结果那三个人没找回来,又丢了十几个,后来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踏进那雾气昭昭的峡谷,能见度立马降得很低,我和董胖子相距不过四五米,也只能看到他的轮廓,看不清人脸。
不过这雾气越往里走就越稀薄了,走了百十来米,周围立刻得通透。我原本以为干饭盆应该是一片空的平地,想不到进来后才发现竟是一片树木遮天的密林。
这里的树几乎都是一般高,乍一看好像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周围不时传来一阵鸟鸣叫,看样子这里面有不少野物。
走了没几分钟,老猎户便停下了,挡在我们面前的是两个八棱大石柱子形成的一个神秘的“石门”。
这两根石柱子两三个人都围不住,少说也有几十吨重,现在就这样突兀的立在我们的面前。
石柱上的棱角一看就是人为磨形成的,规则无比。透过石门往里看,里面还有几十个石柱组成的“石阵”,这些石柱有的不足一米,有的则高达三四米。
这些石柱有粗有细,有圆有方,石柱之间有一米左右的缝隙,看来要穿过这石阵应该不算困难。
当下,老猎户和拓跋小哥在前面开,我们其他人在后面跟着,进了那两根八棱石柱子组成的“石门”。
我们在石阵中穿梭着,一米多的缝隙对于我们来说倒也宽敞。可是走了没几步我们就发现好像有些不对头。
脚底下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响动,同时地面似乎还轻轻摇晃了几下,我脑袋当即就嗡的一声:“地震了?”
要知道我们现在的可是峡谷地带,要真的碰上地震,都不用挖坟,这大峡谷就是我们这些人的天然墓地了,跑都没地方跑。
不过很快我意识到好像不是地震,而是周围这些石柱在移动!
先前摆的整整齐齐的石柱现在好像长了一样改着位置,石柱间的距离也时而宽敞,时而逼仄。
宽敞的时候连董胖子都能毫不费力的穿过去,而狭窄的地方连我都只能侧着子勉挤过去。
这些石柱的移动在我眼中毫无规律可循,当下众人都有些慌了神,老猎户见状,赶紧大喊道:“都别乱,站定别动!”
老猎户这一声算是稳住了人心,我们呆呆的站在原地,石柱子就在我们左右轰隆隆的移动着。
在原地足足站了五六分钟,那些石柱总算不动了,老猎户这才示意我们慢慢的挪过去。
穿过这几十根石柱足足用了我们半个钟头,回头再看时那些石柱却还像我们刚进石门那样静静的立在那里。
我问老猎户:“老前辈,刚才那些石柱为什么会动?”
老猎户摇了摇头,随后慢慢说道:“那些石柱根本就没有动!”
怎么可能?我刚才明明看到的,不光是我,其他人不是也都看到了吗?
“记住,在干饭盆里眼见不一定为实,眼睛也是会骗人的。”
老猎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爱你在劫难逃
我的轮回新娘
十三将
王爷的朝服
末日之老祖要养娃
至尊特工
重生之民国谍中谍
青春无畏
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
无上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