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2首次复活历史人物(1/2)
萧延嗣放下儿女,妻子刘陵给他解下官袍,拉着她回到了客厅,几个孩子也让其他三个夫人给带了下去。两人之间的谈话其实不不想让其他人知晓。刘陵是四个夫人里面的智囊,就连萧延嗣自己一些事情都会和他商量着办。
陪着刘陵到了书房,刘陵直接拿一份商业账单递给丈夫,这是记载几年来由刘陵主持的家族收人。穿越者的萧延嗣毕竟是商业时代的弄潮儿,想要享受好生活,不能光靠朝廷每月下发的俸禄过活。当然萧延嗣还有爵位在身,每年定额的封国贡赋也是不少的。
为了维持庞大家族的消费,在成婚后,萧延嗣就让两位妻子开办了商行,利用萧氏家族庞大的关系网开始了商业经营,从中获得不菲的回报作为收入。而刘陵作为堂堂公主,嫁入萧家的正妻,自然是有权利来掌管这一切。
“玲儿,朝廷预备大力开发南洋岛屿,这也是我萧延嗣花大力气夺来的领地。告诉你一件好事,陛下已经准备将南洋岛屿作为封地赏赐给有爵位的大臣。好在你夫君我提早一步分了一杯羹,将兰芳岛给纳入了公国领地。昨天也得到了陛下颁发的圣旨,也就是说这片土地就是我萧延嗣建立自己小国的地方了。”
萧延嗣得以洋洋的将描绘兰芳岛的地图拿出来,还在上面指出了兰芳岛的位置在何处。刘陵自然是明白丈夫的心思,华夏国度自从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传承数千年的诸侯分封制度被废除。这就使得那些原来因为功勋卓著的文臣武将失去拥有在金陵领地的机会。
而刘辩建立的汉朝一直秉承开疆扩土的原则,同时在兼并中南半岛和南洋群岛之后,才重新开始使用这套被废止四百三十多年的制度。
刘辩也有自己的疑难问题,随着疆土的扩大,他已经遇到了唐玄宗和铁木真蒙古帝国同样的问题。在这个交通信息落后的时代,数以万里的辽阔土地根本没有办法去管理。刘辩要将中央的行政推广到各个地盘,一是学习唐朝中期的节度使,在边疆搞出个藩镇。要不然就是学习西周开国的那套分封功臣建立诸侯国的方法。
武王灭商以后,就分封过一些诸侯。周公东征胜利以后,为了加强对广大征服区域的控制,将分封制进一步扩大,凡是当时周王朝势力能达到的地方,都分封诸侯去加以控制。
据说武王、周公、成王三人分封的诸侯就有七十一个,其中有十五个都是周公的兄弟,和周公同姓的(姬姓)有四十个,其他的大多是周族的亲戚。这些分封到全国各地区去的诸侯控制着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掌握着军队,共同的捍卫着周王室,维护周王朝的统治。
周公扩大分封制,是一种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产物。因为在商朝,虽然统治区域很大,但是,方国、部落遍布全国,时而臣服,时而反叛,连年征伐,人民固苦不堪。商王朝对于臣服的一些方国、部落虽也加有侯、伯等封号,但没有一套控制办法,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
周武王灭商后,统一于一个“共主”的历史条件已基本成熟。所以周公扩大分封制,结束了商朝那种小邦林立的局面,在我国历史上说来,是一个进步。
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它是在古代土地王有的前提下,利用宗法血缘纽带分封土地建立诸侯国的制度,实际上是奴隶制国家的地方行政制度,明确了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隶属关系和利权关系。
而封建制度是在奴隶社会解体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它从最初的“封藩建卫”演变而来,是建立在郡县制度基础之上,以地主阶级掌握土地和政权,压迫、剥削农民阶级为内容的社会制度。政治上的 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经济上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成为封建制度的主要内容。
当然刘辩主张给高等爵位的功臣分封领土,允许他们各自开府建国的原因和西周有些类似。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笼络功臣,将他们团结到自己的旗帜之下,好为他大汉多多征战。还有一个目的却是刘伯温给他出的,那就是解决世家公卿在国内囤积田地的弊病,这也是引发了汉灵帝时代黄巾起义的根本原因。
刘辩如果大量将海外的领土赐封给功臣们,拿这些得到了建立藩国权利的世家大族和功臣们就会将大量的资金从土地里面抽出来,放到营建藩国领地上。这种做法可能使得中原地区的建设资金短缺,却能够以不流血的方法减少中原地区因为土地兼并带来的农民动乱。
减少土地兼并是其中一条,那第二条就是削弱世家在中原的力量,这是涉及到东汉开国时期光武帝刘秀留下来的弊病。刘秀起家靠的是南阳世家豪族的支持,所以建国之后就没有面临刘邦那个时代因战乱奔溃的贵族集团。
加上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不约而同的削弱世家力量,东西两晋的建立更是世家的代表时代。所以刘辩才想将这些世家大族的势力撵到南洋岛屿上去祸害那些蛮夷之民。任由他们去开启殖民时代,好过在家里剥削自己的百姓吧。
刘辩主导的封国制度已经向朝中的几位亲信嫡系大臣通了脉络,比如萧延嗣,刘伯温,郭嘉,荀彧,张宾等等少壮派的官员。而像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司马传
劈天战神
金鳞开
都市超级公子
桃运村支书
圣灵宝葫
隋唐之乱世召唤
我体内有仙府洞天
绝世美女爱上我
我是一个原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