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讨董联军的萌芽(1/2)
却袁绍见到曹操檄一发,终于有了正当理由,可以大展身手了。这个时候,袁绍的势力可比曹操强多了,根正苗红,朝廷钦命,正儿八经的渤海太守,曹操之前还是逃犯一个,靠着用钱买了一个陈留郡的太守职位。袁绍麾下允允武,能人辈出,慕其名声,蚁附相投者不计其数。
袁绍此人善于沽名钓誉,能礼贤下士,善养士卒。本是司空袁逢的庶出长子,后袁逢的哥哥袁成早逝,袁逢便将袁绍过继给袁绍的伯父袁成。生的是英俊威武,一表人才,深得袁逢和袁逢、袁隗喜爱。凭借家里的强大关系,年少为郎。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长。尔后母亲逝世,为其母亲守丧,尤为父亲补丧,前后累计六年,孝顺之举天下闻名。汉朝重孝,守丧之举给袁绍带来了天大的好名声。后来朝廷多次征召袁绍为官,都被其拒绝,一直隐居在洛阳二十多年。也还是那句话吗,袁绍的关系底子太硬,要是一般人老是不鸟朝廷,早就被找理由弄死了。
袁绍虽称隐居,表面上不通宾客,其实一直暗中结交党人和侠义人士。典型的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代表人物。在洛阳坐观天下二十年,不断抬高自己的身价,与一众党人关系密切,是东汉末年有名的党人领袖之一。待到群雄讨董之时,袁绍振臂一呼,一时之间天下云集响应着不计其数。
听闻曹操的事远在冀州的袁绍闻之大喜,也聚麾下武,商议讨董之事。其实这时候袁绍在渤海的日子也很不好过,这次讨董对于他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当初袁绍逃出洛阳城来到冀州渤海郡做了太守,就一直在暗地里积蓄力量,准备占领冀州,只是一直没有什么机会赶走冀州刺史韩馥。
此时袁绍手下的一众武都来到,渤海郡的府衙,只见有:袁崇焕和袁术两位亲兄弟、许攸,逢纪、郭图、审配,辛评,荀谌,田丰等等;武有颜良、丑、淳于琼、韩猛,高干,吕翔,吕旷,祖大寿,侄儿袁承志,毛龙,吴襄等等,这袁家的底蕴果然是厉害异常啊!
袁绍这哥们儿还没得到冀州呢,手底下的阵容就这么豪华啊!太令人羡慕嫉妒恨了。现在的曹操跟他比就是个渣儿啊!虽然武将方面质量上不如曹操,但是在官谋臣方面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啊!想当初曹操刚回老家的时候手底下可是一个臣都没有啊!袁绍见该来的都已经来了,于是出声道:“现如今董贼无道,祸乱天下。而那曹孟德又发了天子密诏,号召群雄讨伐董逆,我与出兵,诸位以为如何?”
许攸出班道:“主公,此乃天赐良机啊!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成就春秋第一霸业。现如今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无数,主公乃天下人望之首,又是士族领袖,若是借此机,主公振臂一呼,天下云集响应者必将如雨骈集,主公会盟诸侯,则必为盟主,到时收天下人望为己用,必将能成就一番春秋霸业。”
袁绍此时听了谋士许攸的话,也是不住点头称是。这时许攸又道:“主公,此良机若失,甚是可惜啊!况且此时韩馥韩节,不怀好意,对我军防范甚严,已经派赵匡胤率一部分人马屯兵河间郡的成平、东平舒等县;骑都尉张颌屯兵在清河郡的广川、德州等地。此二人都是胸怀韬略、长于军事,此二人对我军监视防范,将我军卡在渤海不能动弹,长此以往,我军难以发展啊!又有冀州上将潘凤,有万夫不当之勇,也是引兵屯在安平郡的武邑,观津等县,我军无论是想要南下还是西上都是无路可走,若是强行出兵攻击,现在韩节身为冀州牧,而主公却为冀州治下渤海郡的太守,以下犯上于主公名声不利啊!只有值此良机我军出渤海,才可能有一番作为啊!”
郭图此时出声道:‘主公,此次出兵,虽言讨董,但是仍需以保存实力为上,若在讨董之役中,我军主力损失过大的话,将来不利于我军以后的发展啊!“袁绍一听也是暗自点头,却也不好表现出来,毕竟这种事不是很光彩,其他的几位谋士,虽然在内心之中鄙夷郭图所的话,但诸位谋士都是胸怀韬略,海内闻名的大才,自然也明白郭图所的是实情,却也没有出声反驳。
这时久久没有发言的逢纪道:“主公,冀州乃王霸重资之地,讨董之后,主公还是应该返回渤海才是。到时再寻机发展。”袁绍与一众谋士听罢逢纪的话也都是,点头称是。虽然逢纪的很隐晦,但是暗示性太强。在座的都是聪明人,自然是一点就懂啊!根本不用把什么话都挑明。于是,袁绍站起来做总结性发言:“诸位,我意已决,即刻发兵三万,离渤海,往赴酸枣,参加诸侯会盟。”
作为袁绍的堂弟袁崇焕这时候站了出来道:“大哥,弟有话要。此次讨伐董卓,我们还好打出旗号,多多招募天下豪杰之士来参加我们渤海大军。”
“好这事就交给你来办!”
那袁崇焕真的不是只会嘴皮子功夫,几天时间后就带着招募来的诸位人才来到袁绍的大帐之内拜见袁绍。何可纲和赵率教齐声对袁绍道:“明公兴此义举,讨逆董贼,我等愿效绵薄之力,鼎力相助明公铲除董贼。”袁绍大喜,直接给了何可纲和赵率教两人一个稗将军的职衔。
袁氏宗族将领臣袁遗、袁叙、袁胤,袁基一起拜见袁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苟到炼气10000层,飞升回地球
似锦华歌
三国:开局签到白起,截胡大小乔
萌宝A计划:闷骚老公,夜夜来
反派的我有无敌六神装
妖孽高手在都市
地网天罗传
应天诀
怒笑江湖
冲喜新妻:高冷总裁宠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