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以点带面(1/2)
为了能让全乡的老百姓们提起种植花卉苗木的兴趣,王国鼎就让白明远具体负责,组织推广。
白明远是白寡妇的儿子,当年被推荐上了大学。前不久,白寡妇被处决,白明远的心情很不好。为了让白明远尽快从阴影中走出来,王国鼎决定让他这个副乡长主抓苗木产业,想用较为繁忙的工作来冲淡白明远内心的苦痛。
想当年,王国鼎获得了一个全省“学毛选的积极分子”的称号,本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处境,争取一个被推荐上大学的机会。
但那一年十八寨公社的三个名额分别被白明远,还有宋光明的大女儿宋兰,王天虎的弟弟王天恩占了去。白明远、宋兰和王天恩的年龄差不多,都要比王国鼎很多。但没办法,谁让他王国鼎那时的身份还是“狗崽子”呢?
当初,王国鼎还真的对这三个人很有意见。不过,后来随着自己考上大学,王国鼎对他们就毫无成见可言了。
白明远接到王国鼎的任务后,就决定先在龙头村、虎头村和凤头村全面铺开,最后再在全乡推广。白明远先把龙头村的支书周龙影、虎头村的支书郑九天、凤头村的支书王玉凤请到乡里,反复做他们三个的思想工作。
白明远还让李长旺给三位支书分析了在十八寨发展花卉苗木的优势和潜力,以及比单纯种粮食的更加丰厚的经济价值。
最后,三个支书都表示,愿意发动自己村上的群众大力发展苗木产业,并努力把三个村的花卉苗木种植带连成一片。
周龙影还当场表态,李长旺是龙头村的骄傲,龙头村理应走在全乡发展花卉苗木的最前面。
在李长旺的辐射带动和乡村领导的动员游下,1984年春,十八寨乡的花卉面积由原来的20多亩猛增至1000多亩。
为了掌握花木种植实用技术,李长旺潜心研究花木种植技艺及盆景制作,在王国鼎和白明远的鼓励下,李长旺还自费去武汉进修园艺大专班的课程。1985年,他还到江苏、北京等地学习花木盆景技艺,并加入了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
掌握了先进种植技术后,李长旺依托西山县是“中国辛夷之乡”的品牌优势,用辛夷嫁接并培育了白玉兰、紫玉兰、黄玉兰等玉兰系列,又引进种植了桂花、含笑、紫薇等100多个花木品种,到1985年年底,年纯收入达到万元,成了全县闻名的“花王”。
致富后的李长旺,为使更多群众掌握花卉种植技术,还在村中举办花木培训班,自费编印科技资料1000多份,手把手地向种植户传授花卉苗木种植知识,使凤头村涌现出00多个花木嫁接修剪技术能人,花木种植面积迅速扩展到600亩,花木销往北京、上海、山东等11个省20多个城市。
就连凤头村的村支书王玉凤也在了一个嫁接的高手。
有人就夸王玉风这个女将不简单,王玉凤呵呵一笑,我本来就是一个接生婆,拿剪刀是我的强项啊!
这话倒是真的,王凤玉还是十八寨第一批学会织地毯的人。为了掌握这项技术,王玉凤她们曾专门跑到了河南省。而织地毯的主要技术就是用剪刀。当然了,王玉凤还是一个业余的接生婆。
到1985年年底,十八寨的花卉苗木已经发展到了5万多亩,其中龙头村发展了4000多亩,虎头村发展了2000多亩,而凤头村则接超过龙头村,接近5000亩了。
王国鼎就戏称王玉凤是一位花元帅、花木兰。
周龙影也,没想到让凤压着龙了,这可不行,咱们龙头村明年得超过他们凤头村。
这个时候,全乡已经有40%的农户依靠侍弄、经营花木走上致富路。
到1986年的时候,十八寨乡一下子冒出了50多个万元户,占到了全县万元户中的一半。中央电视台还对此做了专门的报道。
在当时大多数人还念念不忘以粮为纲的时代,王国鼎所在的十八寨乡却创出了一条花卉苗木发展之路,加上王国鼎创造性地提出了“百姓经济”的理念,不久,王国鼎就成为了山阳地区的一面红旗。他还在全山阳地区的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
随后地区还组织一部分县乡干部来十八寨参观,看了看这里产销两旺的苗木产业,人们都从内心里服气。
白河县的一位党委书记李大海看得最认真,他还拿着笔记本详细地记录了花卉苗木生产经营的各种数据。李大海对李长旺,长旺同志,咱们俩可是一个李字掰不开的一家子,啥时候你得专门到我们白河县去讲讲课。
李长旺,好的,李书记,我的技术是完全公开的,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来掌握这项技术。
还有一位是西山县城关镇的女镇长孙梅香,她拉着凤头村支书王玉凤的手,同样是问这问那。当听十八寨的苗木产业是王国鼎连续抓了几年才抓出来的,另外,这个王国鼎还是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孙梅香不由得对王国鼎是刮目相看了。
搞现代农业,不能靠天吃饭。接下来,王国鼎决定带领镇村干部大兴水利,修渠、筑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星际美男联盟
毒医公主太飒了
换世魂尊
快穿之不服来战呀
重生之商业帝国
前妻,不可欺
万古第一神类似小说
我的极品师兄
荆山之玉
日记回忆录幻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