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五章-太平道术(1/2)

符纸能量的耗尽,雷电和金属利刃的消失,却并没有让龙翔天压力骤减,因为紧接着雷电和金刃而至的,就是荆棘和水流。

一个张曼成道:“太平道术——五行之木!”

另一个道:“太平道术——五灵之水!”

顿时荆棘丛生、流水纵横,长满利刺的荆棘从符纸中快速伸展而出,与另一处符纸中喷涌而出的流水一道,袭杀向了龙翔天,铺天盖地,避无可避,龙翔天急剑诀,将恨天剑舞得密不透风,形成一圈无法逾越的界限。

龙翔天发现,这荆棘生长速度极快,有自我恢复的能力,且与水流一道,形成生生不息之势,斩之不尽,又不惧火烧,层层叠叠地包裹着龙翔天,龙翔天移动到哪里,哪里就会很快形成一个荆棘大圈,不求能对龙翔天进行多大的杀伤,旨在消耗气力和真元。

龙翔天明白这荆棘与水流结合的难缠,在威力上虽不如之前雷电和金刃的结合,但最是磨人,荆棘如有生命一般,拼命想突破龙翔天的防御,钻入龙翔天的身体,汲取血肉营养,而且恢复能力极强,即便被斩断,断即复生,加上有水流的保护,火焰也不能奈其分毫,而水流也是无孔不入,稍不留神,水流就会化作微小的利针,一旦刺破入体内,便会对血脉造成损伤。

木与水结合,无惧原本克木的金与火,让龙翔天只能是被动防御着,无法进行有效的反击。龙翔天心想:一味地防御等待符纸耗尽能量,这不是长久之计,五行与五灵之间,肯定还会有多种变化结合,若还让张曼成继续催放符纸之威,我虽然真元堪是无尽,但气力还是会耗尽,必须要想办法破了张曼成的道法,发动反击!

龙翔天忽然想起了此前在蓬莱仙岛上所经历过的一次过关考验,那时自己正和大哥吕布一起,遭遇无尽藤蔓的攻击,最后是使用了雷法才过关的,而眼下的这个情况,似乎用雷法是比较合适的。

于是龙翔天便决定施展《五雷正心诀》的“五雷化极”。

只见层层包裹着龙翔天的荆棘球中突然现出耀目的光芒,随即从中传来噼里啪啦的声音,便见一张雷网从荆棘球中展开,一路摧枯拉朽,所到之处,荆棘全部炸裂粉碎,不仅如此,雷电之力还顺着荆棘和水流一直延伸到了源头符纸上,使得释放荆棘和水流的符纸炸成粉碎。

这一张雷网布及十多里的天空,看得众人是心惊不已,见此结果,龙翔天很是满意,心知自己成为金丹真人后,施展的雷电之力也变强了很多,而且因为戴了术法金冠的缘故,汇聚元素之力变得比以前要快了很多。

“原来你会掌控雷电之力!”其中一个张曼成惊讶说道。

龙翔天笑道:“哈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流虽能滋润荆棘,能防火焰,但是雷电之力便能通过水流导入到荆棘当中,反而是加大了雷电的威力,所以你这招对会掌控雷电之力的修士是没用的!”

“既然此招无用,那你就等着接下一招吧!”另一个张曼成笑道。

先破了一个人再说!龙翔天寻思道。

“太平道术——五行之火!”

“剑一!”

两个张曼成又要同时发招,龙翔天一道“剑一”打向其中一个张曼成,让他们无法再进行连招。便见其中一个张曼成被龙翔天一剑刺中,化为一张黄符纸,而另一个则已经施展好了术法,催动符纸中的无尽火焰袭向了龙翔天。

火焰凶猛而炙烈,能焚烧护体罡气,加剧真元的消耗,龙翔天选择避其锋芒。而这时,又一个张曼成突然而然地出现,也开始从容不迫地施展起术法来。

龙翔天皱眉地心想道:无论对哪个张曼成出手,都会化作符纸,难道是张曼成在被攻击的一瞬间使用什么道法将自己的真身转移,还是说这两个张曼成应该都是假的?

“太平道术——五灵之火!”

出乎龙翔天的意料,这次两个张曼成都是使出的是火之法术,而与前一个张曼成使出的五行火法不同的是,后者的五灵火法是将火焰化形,形成火牛、火蛇、火龙、火虎等等,不像五行之火的无差别、全方位的进攻,五灵化形之火则是压缩火焰,使之威力更大。

五行之火虽然威力不算太大,但是却能不断地焚烧龙翔天的护体罡气,来不停消磨龙翔天的真元,而五灵之火则是实打实地进攻,能在撞击龙翔天护体罡气的同时发生爆炸,虽还比不上手榴弹的威力,但胜在攻击次数多,强大的冲击力还是让龙翔天的护体罡气产生了涟漪一样的波纹。

龙翔天知道水能克火,而龙翔天虽然也能够掌控水之元力,但是此地并无水源,现在真元消耗很多的情况下,再去造水使出水属法术来,即便能克制这火焰,但是消耗太大,面对下一轮的进攻,龙翔天就会很吃力了,如果那时再遭受张曼成的猛烈攻击,那就不是打不打的赢张曼成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保得住自己性命的事了。

龙翔天认为张曼成应该并不可能会掌控这么多种元素之力,应该是通过那些特殊的符纸才能施展出金之元力、木之元力、水之元力、火之元力和雷之元力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大乾最狂驸马爷 神秘复苏之诡相无间 总裁老公太禽兽林绾绾萧夜凌 逆天战神 冬日重现 小师妹靠发疯文学带飞全宗门 呜!又被大佬强制爱了 重生后被残疾大佬宠上天 赶山工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