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篇 邪气藏府病形(7/7)
小指与无名指之间发热,或是络脉虚陷不起等现象。这些证候,都是属于小肠腑病变的症状表现。手太阳小肠腑的病变,当取用小肠腑在下肢的下合穴,即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穴,来进行治疗。
三焦腑病变的症状,表现为气滞所致的腹气胀满,少腹部尤为满硬坚实,小便不通而尿意窘急;小便不通则水道不利,水道不利则水液无所出,若水液泛溢于肌肤就会形成水肿,若水液停留在腹部就会形成胀病。三焦腑的病候变化,会在足太阳膀胱经外侧的大络上反映出来,此大络在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阳胆经之间;此外,其病候变化,亦会在其本经(手少阳三焦经)的经脉上反映出来。三焦腑有病,当取用三焦腑在下肢的下合穴,即足太阳膀胱经的委阳穴,来进行治疗。
膀胱腑病变的症状,表现为少腹部偏肿且疼痛,若用手按揉痛处,就会立即产生尿意,却又尿不出来;此外还会在膀胱经循行通路上出现肩背部发热,或是肩背部的经脉所在处陷下不起,以及足小趾的外侧、胫骨与足踝后都发热,或是这些部位的经脉循行处陷下不起。这些病证,都可以取用膀胱腑的下。
合穴,即本经(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穴,来进行治疗。
胆腑病变的症状,表现为时时叹息而长出气,口中发苦,因胆汁上溢而呕出苦水;心神不宁,胆怯心跳,就好像害怕有人要逮捕他一样;咽部如有物梗阻,多次想把它吐出来,却什么也吐不出。对于这些病变,可以在足少阳胆经循行通路的起点处或终点处取穴,来进行治疗;也可以找到因血气不足而致的经脉陷下之处,在那里施行灸法,来进行治疗;出现寒热往来症状的,就应当取用胆腑的下合穴,即本经(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穴,来进行治疗。
【原文】黄帝日刺之有道乎?岐伯答日刺此者,必中气穴[1]无中肉节?[2]。中气穴,则针染于巷[3];中肉节,即皮肤痛。补泻反则病益笃。中筋则筋缓,邪气不出,与其真相搏,乱而不去,反还内著[4],用针不审,以顺为逆也。
【提要】本段阐明针刺的法度以及误刺的恶果。
【注释】[1]气穴即泛指全身的穴位。因穴位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故称之为气穴。
[2]肉节即指皮肉之间、骨节相连的部位。
[3]针染于巷≈qu;针染于巷≈qu;应作≈qu;针游于巷≈qu;。巷,就是街或道的意思。此句言针中气穴时,医者手下的感觉就好像人游行在街巷之中,毫无滞涩之感。
[4]内著就是邪气内陷的意思。
【白话解】黄帝问针刺以上各穴,有一定的法度吗?
岐伯回答说针刺这些穴位时,一定要刺中气穴才行,切不可刺到皮肉之间、骨节相连的地方。若是刺中了气穴,则医者手下就会感觉到针尖好像游行于空巷之中,针体进出自如;若是误刺在皮肉骨节相连之处,则不但医者手下会感觉到针体进出涩滞,而且患者也会有皮肤疼痛的感觉。倘若该用补法的却反用了泻法,而该用泻法的却反用了补法,就会使病情更加严重。倘若误刺在筋上,就会使筋脉受损,弛缓不收,而病邪也不能被驱出体外;邪气和真气在体内相互斗争,就会使气机逆乱,而邪气依然不能祛除,甚至反而深陷于体内,使病情更加深重。这些都是用针时不审慎,错识病性、乱用刺法而造成的恶果。
本章已完成!
我借钱系统还
岳风柳萱
惊天剑帝
极品女仙
养父是人渣?我卧底身份被曝光!
再凶我就哭给你看
重生药王
范建明方雅丹
特种兵在都市
做鬼也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