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章 光阴予夺(上)(1/2)

孰料蒯月朋反倒抚须笑了:“东翁若为此担忧则大可不必。”

“夫子有以教我?”

“东翁,驻京各卫大营,裴党虽然撤换了大批将官,然则千总、百夫长一级的校佐并没来得及调换,这些人当中绝大部分仍然忠于皇帝,而且原各卫的将官在军中素得人望,无故被撤换已惹得军心不服,新上任的逆党党羽多轻浮浅薄、跋扈飞扬之徒,但知贪贿,轻贱士卒,很不得人心。”

陶勋眼睛一亮。

“只要东翁救出皇帝,拿到御笔亲书的圣旨,京畿各大营的驻军传檄可定,军队稳了,那些只懂得念几句子曰诗云的轻贱文人岂能成就大事。”

“夫子和岳城似乎颇做了些准备?”

“岳城在遭逮捕前曾与学生为此事计议甚多,学生辞幕出来后调用太平门的力量和一些老朋友的关系,一直居中在筹划反击准备,对于京畿各军、政大小官员的动向十分关注,暗中同被罢职的各卫将官、校尉联系过,打探他们的心思。颇有些收获的。”

“哈哈,夫子真乃再世孔明也。”

“呵呵,东翁过奖。学生根据搜集到的情报拟了个名单,包括许多下犾、罢官、置闲的官员,将皇帝救出来后立即释放、起复这批人,当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京城、朝廷的局势稳定下来。”

丁柔在一旁倾听,此时亦道:“要想救岳城出来,必须先救下皇帝,事不宜迟,我们立即进宫,见机行事。”

陶勋下定决心,道:“劳烦夫子与劣徒董思焉会合,这时节须好好借用她那七、八十名仰慕者的力量。”

说着他拿出一枚玉简,往里面灌进不少内容,将它和一只乾坤袋一块递给蒯月朋,嘱咐道:“今晚如何行动尽在其中,请先生审慎行之。”

蒯月朋快看过,大喜道:“东翁如此妙手,京城妖邪死期到矣。”

计议已定,陶勋带两人悄悄离开洞府潜入京城,入城后各自分头行事。

陶勋和妻子悄悄靠近紫禁城,经过翰林院的时候他停下脚步,凝望着静谧的宫室院落默默出神。

“怎么了?”丁柔拉拉他的袖口。

“二十年前,我中进士后做的第一任职官便在此中。”

“时间还早,蒯先生、思焉他们尚未布置妥当,我陪你进去走走看看吧。”

“也好。”陶勋和丁柔牵着手飞进官署。

时光荏苒,倏忽二十载,翰林院进进出出的天之骄子不知凡几,官署里的建筑、陈设却几乎没什么变动。

陶勋对里面的一切仍然熟悉,领着妻子在里面游览,替她讲解各个房间、院落的名称、来历以及当年生在里面的逸闻趣事。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仍不见他有离去的意思,丁柔实在忍不住问道:“你真打算整晚上领我游览故地?”

“呵呵,你以前不是说想要我带你逛逛翰林院么?怎地我领你来了你却好似不耐烦一般?”陶勋打趣道,然后在丁柔变脸之前笑着解释:“到这里来自然有要紧的事需办。”

“呵呵,我就知道,你有何妙术要在此施展?”

“记得三年前我离开仙云山的时候白眉掌门对我说了一句话。”

“什么话?”

“浩然天地,正气常存。”

“嗯,这是我峨嵋派的传世警句。”

“京城之局光凭武力并不能妥善解决,自古邪不胜正,乃颠扑不破的真理,要想一举荡灭邪道一年多聚集起来的邪气,我们必须借一点天地正气。”

丁柔有些明白了:“翰林院的翰林官都是大比中选拔入朝的书生,素来称为清流,凡事多以大义为先,算是胸中正气一时尚未泯灭尽,前朝和本朝无数忠介之士都曾在此苦熬过一段日子,你是想借这里百余年来积累下的浩然正气与邪道斗法么?”

“正是。”陶勋此时已经带着她来到翰林院供奉万世师表的大殿前,面对着奉祀神位的正殿道:“百余年来曾在此地祭拜过的儒生中有许多成为国之肱股,他们当年在此留下的念力既不失天地浩然之正气,亦不失朝廷匡正之运势。靖宁侯虽然一时得势,任命大批趋炎附势之徒占据朝堂高位,到底根基浅薄,岂能比得了这里百余年的积淀。”

“自古天下分分合合、治乱更替,历朝历代从马上得天下,还须书生治天下才得稳固,你此举也算是借势而为。”

“然也。”陶勋已经找到适合的地点立定,让丁柔稍稍站开一点,然后口中念咒,脖颈、肩头忽有青烟飘出,迅地凝成一、双臂。

丁柔看到他变化出双四臂的法身,便笑道:“变作三头六臂岂不更神气。”

“呵呵,如此足矣,过犹不及。”陶勋口中说笑,手上不停。

他四手如电幻起千重臂影,用几十枚玉简飞快地在地上布置出一个玄奥的阵法,同时两口诵咒语不绝,四目金光闪烁,包括两只脚也在一起动作。

须臾之间,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仙阵便出现在地面。随着他吐出真言,打出十数团白光进去,仙阵里无数复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走阴夜话之打更人 观山太保 徒儿已熟,师傅慢用 靠近你,温暖我 早安,总裁大叔! 至尊魔剑 离婚后我自己做大佬 金盆洗手作羹汤 御上攻略 我和女神流落荒岛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