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章 金口之术(下)(1/2)

华元朔每吐出一个字,即有一道金光打在鼎身上,震得四下颤抖不已,好似生轻型地震。

这是仙家的“金口玉言”术,是诛心咒的一种,想要得到丹药的人必须遵守他金口说出来的每一个字,否则就将遭受法术的惩罚。

他在出丹之前忽施此术,是要乘早绝了某些人倚仗财势霸占丹药的念头,好让穷人最大限度地从这炉丹中得到好处。

现场的官绅富户们均大失所望,毕竟用十分之一的财产换一颗丹药实在很不划算,而贫穷的老百姓只需折十个纸鹤就可换得仙丹自然兴高采烈。

后来有几个不信邪的家伙铤而走险,借他人之手低价弄到丹药,结果果真遭仙术所指的报应,服下丹药后病情反而加重,被传为笑谈。

池屏州衙门公堂开出的第一炉丹共出丹二百五十六颗,三阳丹和三阴丹各占一半,第一颗丹药自然送进病房给陶勋“服”下。

陶勋很快“病愈”,不需要人搀扶自行走出呆了一天半的病房,脸上甚至还出现一丝红润。他在众人的祝贺声中走向华元朔,高声道:“勋猝染危疾,幸天师以仙丹相救,请受陶勋一拜。”

华元朔前几天曾故意支使瑞王令陶勋向他行跪拜礼,不想陶勋每向他拜一下,他的紫府就要震三震,直震得元婴几欲消散,全身上下四万八千个毛孔没一处不难受。

现在他怎敢再受陶勋的叩拜,抢先一把拦住:“大人忧劳公事方染贵恙,此命中之数也,大人亦命中注定不日平定妖教叛乱,造福本地百姓,本仙官出手相助是顺天意而为,君毋须多礼。”

陶勋就势改作一揖,朗声道:“池屏天灾频仍,病疫肆虐,百姓苦不堪言,受苦之人何止千、万之数。仙丹数少,难解众生之苦,恳求上仙大慈悲,再炼几炉丹药,以解万民病患。”

瑞王上前道:“池屏百姓生活多艰,朝廷忧急如焚,特遣小王前来巡风安抚,奈何妖教造乱,阻隔天途,朝廷恩泽难以惠此偏远之地,幸天师受天命下凡剿灭妖教叛乱,又有无上仙术可解百姓疾病之苦,小王代朝廷请求上仙再炼仙丹,解我子民之苦,朝廷定为上仙广建仙祠,四时祭祀不绝。”

华元朔在无数期盼的目光中潇洒地一挥拂尘:“瑞王殿下、陶大人爱民之心令本仙官深受感动,本仙官领玉帝旨意下凡助朝廷剿灭妖教,自然也身负解救生民之苦的责任,炼丹之举不用你们提本仙官也会继续做下去。”

人们闻言欢呼不已,瑞王当即领官吏、缙绅、百姓拜谢。

华元朔享受了一阵欢呼,挥手示意人们静下来,说道:“刚才说了,本仙官是领玉帝的旨意下凡,平灭白莲教作乱才是最要紧的任务,借这个机会再晓谕尔等下界凡人知道,白莲教作乱乃逆天之举,败亡只在弹指之间,尔曹切不可被妖人迷住心窍行那悖天逆命之举,迷途知返为时未晚。”

在场围观的人对华神仙的话深信不疑,纷纷出言申明自己的立场,有信奉白莲教的人当场痛哭流涕深自悔改,表示要与妖教划清界限洗心革面为朝廷效力。仍有一部分信教的人心虽然动了,却仍在犹豫当中。

华元朔看在眼里,高声道:“你们当中肯定还有人不肯相信本仙的话,更不相信本仙的本事。的确,炼一炉丹药算不得多大的本事,本仙若不再显些手段,只怕那些人尚不能幡然悔悟。陶大人,你是本地主官,主持剿匪军务,有何困难尽管说,本仙要让看他们见识见识何谓仙家的大神通。”

陶勋道:“朝廷决意在池屏新募靖寇军一万人、民兵弓手两万人,本州原本库存的军械严重不足,现在新招的三万士卒五人合用一件兵器,连训练也不够,请上仙大显神通赐下兵甲。”

“兵甲无非需要钢铁,本仙作法请天庭赐下三十万斤钢铁,明天此时钢铁自然会从天而降,你只要安排人稍稍加工就可以用到战场。”

“咝!”不但池屏的大小官员,连一旁的百姓也倒吸了一口凉气。百炼方能成钢,铁炼成钢的过程中耗损极大,民间铁器本就不多,三十万斤钢铁是个什么样的概念人们都无法想象,更何况这些钢铁还将从天而降。是以震惊的有,怀疑的有,振奋的人也有。

陶勋乘民情高涨之机宣布,官府将在城隍庙设立一个免费向所有百姓开放的医馆,全城的医馆、药堂必须每天派一位大夫到此义务坐堂看诊,病者普通的轻微疾症凭官府开出的凭条到城内各药堂领药,官府事后与药堂按市价结算,不过各药堂也必须“捐献”一定比例的药材;疑难重症经确认后可申请一枚百疾丹,条件当然是以家财的十分之一做交换,华元朔将这些钱粮全部捐给官府,官府鼓励用粮食交换丹药。

当晚,炼丹场从大堂大院迁进了内衙院中,华元朔连夜开始炼第二炉丹药。

第二炉丹换了丹方,既有治内外科疾病的,也有专治外伤的,官府将接过所有丹药的支配权。

与前一次不同的是,炼第二炉丹时并排使用两个炉鼎,华元朔也拿出自己的鼎炉,明面上的原因是用不同的炉鼎炼不同的丹药,以免药效混乱,实则是为用孜蕠鼎大炼钢铁做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阴阳秘录 母仪天下之风雨夺嫡路 女帝:世子才是真无敌 残王宠妻:鬼医王妃不好惹 他和她们的群星txt下载 异悚 缚春情 末日歌姬 重生之妹妹情人 无敌超神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