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1/2)
韩非双眼渐渐失神喃喃说道:“《八经》之三。想起来了吗?”
经韩非这么一提醒李斯恍然大悟。的确在韩非所著的《八经》之三里写有这样一段话:“生害事死伤名则行饮食。不然而与其仇此谓除阴奸也。”意思是说:有些大臣活着只会妨害君主执政、直接处死他又会损伤君主的名声这样的大臣可以归为“阴奸”之列。要解决这样的大臣君主有两种巧妙的方法。一是派人在他的饮食中下毒使其暴毙身亡。二是将他交到他的仇人手中借刀杀人。不管用哪种方法都既可以置对方于死地又不至于让人将帐记到君主的头上从而背上骂名。
无疑在嬴政心中韩非就是这样的“阴奸”。嬴政对付韩非正是照方抓药现学现用以其人之谋还治其人之身。而韩非此时复杂的表情也不知是在暗自得意一切尽在自己术中还是在自笑自嘲他总结出的“除阴奸”之计结果却把自己给除了。
李斯长叹道原来你早知鱼羹有毒你本可以不吃的。
韩非笑道秦王要杀我不是派你就是派姚贾。死在你手里总比死在姚贾之手好。
韩非的慷慨就死让李斯倍感内疚。他真希望能够为韩非作些什么那样的话他也会感觉稍微好受一些于是问道韩兄可有什么未了的心愿?
韩非道让我再看一眼外面的世界。
这是一个轻易就可以满足的要求。室外已是夜色苍茫韩非侧卧在榻缓缓闭目贪婪地呼吸着自由的空气。晚风阵阵如小鸟依人。韩非脸上泛起一片潮红道“快哉此风!韩非所与诸君共者邪?”
李斯声音哽咽道:“此独公子之风也。为公子而来逐公子而去。”
今夜晚风只为一人而呜咽天地只为一人而低垂。
不知何时雷声炸响大雨瓢泼闪电划破长空四野亮如白昼。面对天威凌厉如此众人尽皆失色韩非却是一脸安详无动于衷。他已经把一切都想明白了。“阴用其言而显弃其身”这便是他为自己下的谶语。吕不韦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心。和吕不韦相比韩非则冷静得几乎不像话他坦然接受了加诸他的命运。
韩非望着李斯紧握着他的手道法术势我能知而子能行。子其勉之。
韩非这番话既是师兄对师弟的殷殷期望又是一个政治家给另一个政治家的遗嘱。韩非也知道秦国终究将统一天下而作为秦国的二号人物李斯无疑是他的思想的最可靠的守护者和执行人。他也将借李斯之身完成他无法实现的梦想。
韩非又道我无力救韩只能以身殉之。鸟飞返故乡狐死必丘。我死之后可送我回韩国安葬。如必欲葬我于秦也请让我头朝东方守望故国。倘如此再无憾也。
李斯心里酸楚泣不成声在旁观者看来仿佛他比韩非更需要安慰。李斯吓坏了原来连韩非也会死。那个高贵英俊、凌于苍生之上的韩非也会有死的一天。这个时候他不惮于承认韩非曾是他的偶像是他曾苦心赶的目标。偶像即将破灭他觉出一阵空虚和迷茫。韩非飘逝带走了残缺的人生却留下了无尽的想象。无论日后李斯取得怎样的成功但少了韩非这个最强劲对手的存在这成功多少都有些成色不足不管别人怎么看至少他一定会感到“于无佛处称尊”的寂寞。
见李斯悲痛欲绝韩非拿出了师兄的大度劝慰道死有何害?何泣之有!说完又大叫一声:“子与吾岂一世人哉!”言毕喷血如箭气绝身亡时年四十有八。
李斯抱尸恸哭他生命中的某一部分仿佛已跟着韩非一起死去。他擦拭掉韩非嘴角的血迹心中感慨万千。杀死韩非只需要几分钟而已。可要世间再出现另外一个韩非却不知道要再等上几百年了。而当他回味着韩非的最后遗言却又破涕为笑为之神骨俱轻飘然物外。“子与吾岂一世人哉!”诘天问地气壮山河这是怎样的狂妄怎样的自信!是啊凡夫俗子到人间一游没目的没意义有如飞鸿踏雪泥偶留指爪而已然后朝生暮死与草木同寂。可是韩非纵然**消灭精神却长存不朽。这样的人又怎会真的死亡!
李斯心思百转不知该喜该悲。雨越下越急而他怀中的韩非慢慢变得冰冷。
呜呼自古死者非一人夫子至今有耿光。韩非论事入髓为文刺心成三代以下一家之言绝有气力光焰。在韩非身后有多少帝王操其术而讳其迹历千百年而不废。《韩非子》和房中术一起成为帝王必备的两本枕边书一用以驭人一用以悦己。诸葛亮也曾亲自抄写《韩非子》以为后主刘禅的学习教材。
遥想先秦之时中国最杰出的思想家、最奔放的大脑连绵不绝扎堆泛滥。如此丰富的收获仿佛耗尽了神州大地的元气使得这样的盛况不独空前迄今也未曾重现。作为先秦时代的最后一位集大成者韩非之死标志着诸子的结束标志着百家的结束。中国历史上最为灿烂的一个时代就这样划上了句号。
仰望先秦的天空浩瀚无边群星灿烂。奈何无情的时间最终收敛了星光黯淡了河汉。随着韩非之死最后一颗巨星也悄然陨落。
然而群星熄灭是为了留出天空以便太阳展示他那无可匹敌的光芒。
这一轮太阳将从西边升起普照中国大地。
这一轮太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医道仙途
从零开始的奇门后人异世行
裁决
火影之岩浆果实
火爆巨星
重生家中宝
101次宠婚:绯闻鲜妻,撩上瘾
开局炼化一座宗门
爱,只剩荒唐
绝品少年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