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第一场(一)(1/3)
…五道题说起来坏真有意思。了,就孙淡所认识的如杨慎、王元正等那些中过进士的翰林们,又有那一个不是人情练达、知识渊博的学者?
如今这五道题的标准答案孙淡手头都有,其中第一第二第三题还有好几篇,他只需从中选一篇抄上去就可以了。
分析了一下题目,第一题《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涉及举闲。答题之前先要审题,举贤,历来都是封建君主统治天下的最佳手段。特别是在政治制度还未完善的古代,一个好的人才,的确可以使一个国家变得强盛。春秋战国时,国家选拔人才,大多是贵族世袭制,至于秦汉,中央和地方官员大多由世家大族子弟担任,于是就有了曹丕的九品官人法。
所以,隋唐之前,国家的官吏大多从勋贵和世家中挑选,近亲繁殖的恶果使得国家所筹备储备的人才越来越匿乏,也堵塞了下层百姓上进的通道。
大概是看到这一制度不利于发掘人才。也使得社会被人为的分成几个阶级,到唐朝时,科举制度开始兴起,到明朝时,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终于变成一种相对完美的人才选拔制度。
所以,这一篇文章的着眼点应该在科举和人才选拔制度上。
孙淡略一思索,就从题里抄了一篇上去。
史论要求的是史料详实,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对文字上倒没什么要求,只两个字“严谨”
因为这一科春帷的题目同历史上一模一样,到有不少范文可抄,不过,抄他们的,就撞车了。好在,每次科举考试之后。下一届考生都会拿往届的考试题目再做一遍,其中也不乏佳作,到让孙淡拣了便宜。
孙淡现在所抄的这篇就是明朝崇祯年间的人写的,也不会有撞车之虞。
三天做五道题目,时间实在太长,以孙淡现在的速度,这五篇考题,一天之内就能做好。可古代的科举考试又没有提前交卷一说,就算就完成得再早,也得在考舍里呆着。因此,孙淡也不急,就那么提起笔用工整的馆阁体一笔一划地写,尽情起享受这个过程。
这篇文章也不过一千来字,无论孙淡如何磨蹭,总归有作完的时候。等他写完最后一个字,肚子里却发出“咕咚!”一声响,他这才感觉到了饥饿。
抬头一看,日上中天,估计已是中午十二点钟的模样。
他苦笑了一声,喃喃道:“时间真不好混啊!”
心中突然有些烦恼了。
再低头看自己刚写完的那道题,字迹工整得好象刚从胶印机里出来。
“苍天啊,九天八夜,不找点乐子,我肯定会被闷死在这里的。”
肚子饿得厉害,孙淡也顾不得忧愁,就俯下身去将考篮提起来,看能不能找些吃的冲积。
篮子很重,来的时候已经被枝娘塞满了食物。进场的时候,因为东西太多,提得孙淡手都软了。可东西再多,篮子再大,也不够吃九天。
据孙淡所知,以前就有考生因为带的食物不够,到第七天的时候就断了粮,加上考试时心力耗尽,最后晕厥在考舍里,到考试结束才由人抬了出去。
这也是古代科举中不人道的一面,可未来保证绝对的公平,也是不得以而为之。
孙淡现在因为长期练拳,身体已经不是往日在山东时可比的。可以说是浑身健美的肌肉,每顿都能吃一斤米白饭。一想到将来可能挨饿,孙淡有些发愁。
枝娘为孙淡准备的食物都用干荷花叶子包着,上面汇二草仔细捆有三大包,看起来好象大颗大粽丁万
先前检查食物的时候,这些荷叶包都被衙役打开过,又用刀子切成小块。孙淡记得其中有一包是芙蓉桂花糕,至于其他两包是什么,孙淡当时也没注意看,也不去操这个心,自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
现在,孙淡肚子已经饿了,就拆开一个包裹,正是那份糕点。他吃了一块,感觉比往日甜了不少,估计是放了许多蜂蜜。
孙淡心中赞了一声:好个枝娘,果然心细,知道不能带太多东西进来,就多放了糖,也顶饿。
吃了一块糕点,孙淡心中好奇,又将另外两个荷叶包打开了。
刚一打开,他几乎欢呼出声:“好女人,好女人,家里有这样一个。女人,真是我孙淡的福份。我想到的,她想到了。我没想到的,她也想到了。”
原来,这个荷叶包中,一包是牛肉干。一包是猪肉松。
全是高热量食品,又这两包东西,这九天总算不会饿翻在考场里了。
想来,这些食物都是枝娘一手一脚亲自做的,这一点孙淡可以肯定。因为牛肉干和猪肉松中放了八角和陈皮。八角且不说,牛肉干中放陈皮的这种做法本是广东人的特点,后来孙淡随口同技娘说过一次,结果,枝娘就记住了。
更令孙淡高兴的是,在竹篮的底下还找到了一小壶酒,不是北京城中正流行的绍兴黄酒,也不是家酿的米酒。而是蒸熘烈性酒。这让孙淡很是吃惊,烈性酒在明朝价值不菲,非大富大贵之家不能享用,依枝娘节约惯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穿之孕父最心机
撩傻白甜的多种方式[重生]
进击的大唐驸马爷
血医娘子
方羽唐小柔
妖娆毒妃不好惹
妖皇之祖
主界
背着炸药包去炸太阳
大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