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孔明灯与热气球

第二十三章 孔明灯与热气球

转眼之间到了七月七,云儿不知道在哪儿听说的,七夕夜钻到葡萄架下,就可以听到天上的牛郎和织女聊天。?? 网 ?李恪不忍心扭着她,就陪着她一起去疯。结果牛郎织女聊天没偷听到,倒是让蚊子咬了两人一身的包。李恪还好些,只有脸部和手上被蚊子咬,云儿却浑身都是包。即便如此,云儿依旧非常开心。一边不停的用手抓痒,一边让李恪答应她,来年继续钻葡萄架。

整整一个六月,李恪都在陪着云儿。这段时间里不但把整套的聊斋志异里边的故事都讲给了她听,云儿还把整部的聊斋志异都整理出来,并且安排人快马送往长安,说要在中秋节前刊印出来。

进入七月,李恪又把精力投入到麾下部队当中。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当初投降的那一万多高句丽士卒终于融入到大唐的军队当中。

如今的营州大都督府可以算得上是兵强马壮,随时可以拉出去开打的部队多达七万就一定会满足你的这个愿望的。”

“真的吗?……云儿知道殿下在安慰云儿……”

“本王可是很认真的在和云儿说哦!今日太晚了,等到明日起床后,我们便一起做一个三丈大小的孔明灯,然后在里面点上一百支,不,一千支两尺长的大蜡烛,然后再在孔明灯下拴上一个大筐,一个足以装下本王和云儿的大筐,这样的话我们不就可以上天了吗?”

云儿的眼睛睁得老大。“真……真的可以吗?”

“不去试一试又怎么知道可以不可以呢?我的云儿敢和本王一起去试一试飞到天上去的感觉吗?”李恪的脸上流露出自信的神情。因为就在上一刻,他想起了后世的热气球。虽说他并没有亲眼见过,但是最基本的原理他还是懂的。有些东西总要有人去试才行。

第二天一大早,营州城内的所有布匹店一开张,店内的细纱便被大都督府内的人买走。

大都督府内更是聚集了上百个精于缝纫的工人。在辽王李恪的亲自指挥下,把整匹的细纱从中一折为二,然后放入锅中上浆。晾干以后裁剪成辽王画好的形状,把四边包好以后,按照事先做好的编号,缝制在一起。

经过众人的努力,终于在第三天缝制出一个直径达三丈(将近七米),高约四丈半(约十米)的椭圆形巨大球体。而用于乘坐人的藤筐,也已经编制好。

最最令李恪头疼的是点火装置以及燃料。记得在后世的电视中曾经看到,热气球的点火装置都是电子打火,而燃料则都是气体或者经过雾化的燃料。以现在的生产能力来看,不要说这些了,只怕是连盛放燃料的密封罐都不可能做得出来。

本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原则,李恪在这三天里不停地寻早和测试各种可以作为燃料的物品,最后终于选定了自己旗下的酒厂所造出来的烈性白酒作为燃料。

至于液化装置,则采取了手动气化方式,这个装置就像是后世打农药的喷雾器,不同的是不是用手去摇,而是用脚去踩。为了找到合适材料,足足的浪费了李恪十天的时间才算完成。

点火装置就简单了,直接找了个炭盆充数。这也不能怪李恪犯懒,这东西他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而他对电气更是了解不多,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做电子打火装置。

为了让热气球能够顺利的升空,他又下令在摆放热气球的地方左右各搭起一座两丈高的架子,用于点火前先把气球立起来。这也是没有喷射装置,火焰达不到一定高度才采取的变通方式。

如今一切已经准备就绪,就等择日点火升空了。李恪原本还想从黄历上找一个适合飞行的黄道吉日,谁知翻到底也没有找到个适宜升天的黄道吉日。再想一想。自己也不由得乐了:这个时代怎么会有人飞上天呢!再说,古时候“升天”代表着死去,谁没事吃饱撑的算一算哪天适合自己“升天”呢。于是也不再选取黄道吉日,直接选定第二天,也就是七月的最后一天正式点火“升天”。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阴阳情缘 破天 武侠:从六扇门开始模拟人生 我真的只是个村医 南宋之霹雳风云 傲世潜龙王东 农女娇妻:我家娘子有点野 花心少爷 路神他落地成盒 我用系统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