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重返辽东(1/2)
第十章 重返辽东
柴绍最终还是回到了军校。网 李世民告诉他,李恪马上就要回到辽东了,今后在京城的时间也不会多的,所以尽管放心的去继续做他的教导副主任,朝廷现在实在是抽不出人手来。
而李恪在得知辽东重燃战火的消息的时候,正在教授学员们如何使用火药做简易地雷。当他听说高句丽居然主动挑起战争的时候,不由得愣了一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简直难以令他相信,高句丽居然会主动挑起战争。难道说上一次的战争还没让他们得到足够的教训吗?他们还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啊!看来这一次是有必要把他们彻底的赶回到鸭绿江以南了。
当天下午,李恪便赶回了京城。他先回到了自己的府邸,通知自己的大小老婆们做好准备,是时候回到辽东了。京城这里他并不准备长住了,今后即便是回来,也不会像这一次这样,一住就是一年多的。京城内的人太过于复杂,打起交道来太过于费神,有那个闲工夫,还不如躺下来睡觉实在。
李恪的大小老婆们,当听到他说辽东生了战争的时候,都不由得神情一变。直到李恪告诉她们,她们这一次也要回去,只不过不能和他一同赶路就是了。对此,她们还是能够理解的,他毕竟要回去指挥作战,如果带着她们的话,只怕是两个月也到不了辽东。到那时,没准儿战争早已经结束了。
安顿好家里,李恪前往皇宫向自己的便宜老爸辞行。当李世民问他需要多少援兵的时候,李恪微微的笑了笑,然后告诉自己的便宜老爸,高句丽就出动这么点人马,根本就不可能对营州兵马造成威胁,就等着他胜利的战报吧。
如果换做别的人说这个话,李世民非得一个大耳帖子扇过去不可。还没有开战,己方的兵力尚且不足对方的一半,居然还敢说出如此狂妄的话来,只能用愚蠢两个字来形容。但是,这个话出自李恪之嘴,就另当别论了。从他指挥作战开始,就没有打过败仗,而且每一次都是经典的以少打多的歼灭战。他确实有这个资本说这个狂话。只是叮嘱他注意个人安全,不要轻易的犯险后,便让他离开了。
知道自己这一次离开长安,恐怕短时间内很难有时间再回来。而工部那边的研究又不想就此罢手,于是前往工部,同工部的尚书暂时借调其中的五位最好的工匠,随同自己一起赶往沈阳。并且保证一旦安装了弹簧的投石车研制成功,便会安全的把他们送回京城。工部尚书也知道,没有李恪的指导,工部的这些个工匠们,要想研制出大威力的作战工具,至少也要几年的时间。所以毫不犹豫地便答应了他借调的要求。
一切准备就绪,李恪第二天一大早便率领三百名亲卫快马加鞭的赶往沈阳。至于大小老婆们,则在八十名亲卫以及临时从京城产业中抽调来的护卫的保护下前往沈阳。
从长安到沈阳全程多达四千余里,在李恪全力赶路的情况下,十四天后终于风尘仆仆的到达了沈阳。回到大都督府,连洗澡都顾不上,便下令着急所有军官开会。不到一炷香的功夫,除去已经到前方指挥作战的薛仁贵以外,所有的军官全部就位。
李靖负责讲解目前的态势。约一个月前,大唐与高句丽交界处的两个村子生了一点争执,原本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偏偏这两个村子分属大唐和高句丽两国。上一次大唐打败高句丽后,占据了大片原本属于高句丽的土地,把原来的居民迁往关内以后,又从关中平原迁来了大量的居民在这里耕种。问题是上一次作战,大唐只是占领了大片的土地,双方却没有签订什么停战协议,更没有明确的划分出各自的领土,再加上没有山川河流作为彼此间心照不宣的天然分割线,这就使得局面有些混乱。往往是大唐的一方有村子周围都是高句丽的村庄,而有些高句丽的村庄附近则都是大唐的村子。这样一来,就难免会引一些小小不然的矛盾。通常的情况下,双方的军队都会比较克制自己,轻易的不卷进这些矛盾当中,以免造成战争的升级。
可是这一次不知为何,高句丽突然出兵干预,并且造成十多名大唐居民的伤亡。大**队接到报告,自认不会不予理会,于是与对方的军队生冲突。高句丽方面以此为借口,迅组织了过二十万的大军,从四个方面同时对大唐动突然袭击。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大唐被高句丽打了个措手不及,接连丢掉了两座县城以及周围的十几个村子。直到大唐的援兵赶到,这才算稳定下了阵脚。不过由于兵力明显少于对方,所以目前只能采取守势,还无法抢回被高句丽占领的县城。近几天,各处的守备兵力得到加强,援兵也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但是最近降雨过多,道路泥泞不堪,不适合大部队作战,所以敌我双方目前正采取对峙的策略,并没有动进攻。
听完介绍,李恪不禁有些头疼。对方居然会选择在雨季动战争,是巧合还是刻意为之?如果是巧合的话还好说,如果是刻意为之的话,就意味着对方已经明白过来,火药在雨天会受到诸多限制,所以才现则在这个季节动战争,以避免大**队强大的火力。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场战争将会变得异常的艰苦。
目前大唐的约五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异世之最强言灵师
东海龙王!
源之进化
宠妻成瘾:腹黑大神诱拐小萌妻
妖尾之金金果实
一笔开天
我的同桌有点冷
隐婚甜宠:大财阀的小娇妻
凤逆天下腹黑魔君妖娆后
吃货小妃不准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