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九章 九四、晴天霹雳(下)(1/2)

九四、晴天霹雳(下)

6月份文进采写的稿件上稿率是这样的:通化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篇;通钢报表1篇;城市晚报表1篇;吉林劳动保护表篇共7篇。

6月1日电台在新闻节目里播出了消息:“通钢耐火厂举办职工爱岗敬业演讲会”;

6月1日电台在农家百事节目里播出了通讯:“二道江桃源村第二机砖厂创出高效益”。

6月6日通钢报4版表了一诗歌: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

——赞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

口王文进

你是高原上闪闪光的火种你是雪山上挺拔苍翠的劲松;

你是党的好儿子当代的焦裕禄你是人民的好公仆新时代的雷锋。

你是领导干部的楷模你是**员的先锋;

你是人民心中不朽的丰碑孔繁森一位两次援藏的英雄。

你为了党和人民的事实殚精竭虑奉献出一片赤城;

你在车祸中摔成严重的脑震荡颅骨骨折高烧不退昏迷不醒。

你担任啊里的地委书记把全区的蓝图都装在心中;

你跑遍了全区所有的乡雪域高原上到处留下你的身影。

你把自己的毛衣毛裤脱下来送到那位被冻僵的阿妈手中;

老阿妈接过带有体温的毛衣毛裤感动的她嘴唇颤抖老泪纵横。

你为了三个藏族孤儿三次献血九百毫升;

这鲜血滴淌着深沉无私的爱向人民奉献出比血还浓的炽热感情。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湿巾”我们站在你的遗像前泣不成声;

你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高贵品德将会激励我们勇往直前再立新功!

6月日城市晚报版表了一篇时代报告:

倾注爱心

一位青年女教师的故事

通化市第二中学的青年女教师张凤霞用自己的一颗爱心无私资助一名贫困学生在当地传为佳话。

今年15岁的于慧龙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多灾多难的家庭。父亲双目失明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母亲精神失常常年住精神病院。一家口人靠民政局每月放的14元生活补助维持生活。这微薄的收入只能把口粮买回家。何况还要买药、买衣服鞋袜、买油、盐、酱、醋、煤呢?可想而知生活是何等的艰苦。在这种情况下慧龙的父亲没有把小学刚毕业的儿子留在家中。因为他深知没有文化儿子便没有美好的未来。他下了决心哪怕生活再艰苦也要让孩子继续读书。于是1994年秋天于慧龙考入了通化市第二中学成为一年四班的一名学生。

从上学的第一天起班主任张凤霞就现于慧龙的衣服既破又脏。张老师意识到他家一定有困难。

于是下课后张老师把慧龙叫到了办公室详细了解了他家的情况。并多次进行家访。张凤霞掌握了他家的处境后决定伸出援助之手。她主动为于慧龙承担了学费、书费等一切学习所需的费用。过年过节的时候张老师总是买上水果、糕点、肉、鱼等副食品到慧龙的家里看望他的父亲对老人备加关怀。每到周日张老师扔下自家的活计到慧龙家为他们全家人洗衣服干些家务活。

这一切使慧龙的父亲深受感动。他含着眼泪对老师说:

“张老师你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我一定让慧龙好好读书听您的话长大成材后为社会为人民多做贡献也算是对您的报答。”口王文进

1995年吉林劳动保护第三期第4页表了一诗歌:“请你戴好安全帽”因这诗歌在1994年1月1日通钢报4版已经表过这里不在重叙。

吉林劳动保护第三期第8页表了一篇“建筑安全随想录”:

安全需要“婆婆嘴”

说话“唠唠叨叨、喋喋不休”的人被称为“婆婆嘴”。“婆婆嘴”无论是在家里、在单位、在社会都不受欢迎。因为人们感到那没完没了的、反过来复过去的车轱辘话而心烦。

其实“婆婆嘴”也有好的一方面也有用武之地。比如我们抓安全文明生产讲安全就是效益安全与幸福的关系等就需要这样的“婆婆嘴”。因此“婆婆嘴”在安全教育上又成了受欢迎的人。

工厂也好企业也好建筑公司也好都离不开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身安危、家庭幸福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意义上讲“婆婆嘴”就有了用武之地。

某建筑公司施工队由于缺少“婆婆嘴”式的安全员不能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和安全岗位技术操作规程教育。使农民工王某某在4层楼板上违章作业在凿框架柱子的拉接筋时擅自铺跳板。将跳板探头深入到井架吊盘升降通过的空间内当吊盘从9层楼下降通过4层楼时将王铺设的跳板刮掉王某某和跳板一起从18.米高处堕落地面经抢救无效死亡。通过这件事例我们可以看到“婆婆嘴”的重要性。如果这个施工队的安全员能用“婆婆嘴”无休止、反复地讲安全生产;反复地强调安全操作规程使施工人员头脑中有安全这根弦。那么农民工王某某就不会违章作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傲世凌云 三国之召唤女将 薄情总裁:囚住你的心 完美狂龙在都市 天宇神轮 清纯学妹爱上我 都市修真逍遥路 少年风水师吴峥 总裁老公超给力 斗罗之白虎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