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六七、命运转折(下)(1/2)
六七、命运转折(下)
9月日通化日报版表的文章是:
殴打村干部现象不容忽视
前些日子在二道江区二道江乡样子沟村、桦树村接连生两起殴打村干部事件。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村干部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领导者。他们的职责就是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上级会议精神;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然而在执行工作中很可能有少数人的利益被触及。每到这时他们就跳出来和村干部公开作对。
这些人为什么会这么嚣张呢根?这主要是他们不学法、不懂法;同时他们在社会上拉帮结伙。稍有不称心如意的时候就会无事生非。希望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公民进行法制教育确实保障村干部的人身安全。(王文进)
1月6日吉林农民报版表的文章是:
还是参加保险好
常言说‘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假。作为高级动物的人来说生活在五彩缤纷、热闹纷杂的世界上随时都有生不测的可能。这就需要我们大家来参加“人身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只要我们参加了保险既是生了不测保险公司也会为我们分担忧愁使我们在经济上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
笔者今年春天参加了人身保险但也不指望生什么事情。可在今年9月1日上午去二道江区二道江乡桃源村第七村民组办事在回来的路上从车上摔下来致使脑部摔成重伤。经过半个多月的住院治疗花掉医药费5多元。当我出院后把这一意外伤害事故通知保险公司二道江分理处时他们如数的为我承担了全部住院费用。使我的经济损失及时地得到了补偿。
为此我要向广大的人民说一声‘还是保险好’。
通化市二道江区二道江乡桃源村王文进
1月6日通化日报版表了一篇新闻:
老来住新房全家谢党恩
二道江区二道江乡桃源村第四村民组魏德财今年86岁老伴76岁4岁的儿子是个残疾人;两个孙子都在小学读书;一家5口人的生活非常困难他们住的房子是4年代建起来的土草房年久失修威胁着人身安全。针对这种情况桃源村党支部、村委会决定为魏德财一家人建一栋砖瓦新房。让一对老人安度晚年让他残疾的儿子及两个小孙子过上好日子。
于是在二道江乡的积极资助下从今年5月1日开始村两委会责成桃源村木制品厂施工建房。经过天的紧张施工一栋54平方米的间砖瓦新房建起来了全房造价1.4万元。魏德财老两口看到村里无偿地为他们盖新房心里很是过意不去次准备午饭但都被参加建房的人婉言谢绝了。
事后村党支部书记邓春明、村长王长有等同志亲自对新房进行了质量验收。魏德财一家人欢欢喜喜的搬进了新居。此时此刻魏老太太看见这间崭新的砖瓦新房心情格外激动。她对村干部们说:“这要是在过去的旧社会被房子砸死都没有人管。可现在就不同了我家生活困难国家救济我我家房子坏了党给我盖新房。还是**最亲社会主义最好啊!”(王文进)
1月1日通化日报4版表了一诗歌:
党旗的风采
王文进
庄严的党旗迎风飘扬镰刀锤子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您是走向胜利的象征您是夺取政权的保障。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有多少先烈为了您血洒疆场?
烈士的热血染红了党旗唤醒了人们拿起刀枪。
从此党旗变的格外鲜艳指挥着千军万马勇杀豺狼;
从此镰刀锤子更加庄重像利刃刺向敌人胸膛。
在火红的党旗照耀下国泰民安、民富国强;
改革开的缕缕春风使工业农业生产蒸蒸日上……
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愿党旗千秋万代永葆青春愿党旗的风采更加灿烂辉煌!
1月15日通化日报版表了一条消息:
农民赵景飞采河沙走上致富路
二道江区二道江乡桃源村第七村民组农民赵景飞过去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近年他利用哈泥河两岸的大量河沙资源采挖建筑沙不但还清了欠款还添置了彩电、冰箱等。
今年春天他和本组农民詹连臣投资45元合伙购买了一台抽沙机共抽沙8车收入达1.8万元。(王文进)
1月19日通化日报版表了一篇读者评报:
《通化日报》丰富了我的文化生活
通化日报创刊以来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我掌握政策、了解改革开的窗口;是我获得信息、学习科技的园地。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干部又是一名‘通化日报’的忠实读者。从通化日报问世的那天起我就和贵报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主要是通化日报牢记面向读者的办报宗旨集政策性、文学性、艺术性、生活性为一体。及时报道了我市各地在改革开中取得的成绩;报道了农村在展商品经济中科技致富的好经验;同时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女配翻身之路
荒狼
星际庄园主
铁血战兵
818兵王穿越的那些事儿
穿越之嫡女芳年
渺渺仙路
荒古神帝
华娱特效大亨
放开那个女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