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406章 改变计划(1/3)

北隆冬的十二月份,彤云积聚在天空,把那带给人间的太阳,遮得严严实实。阴靈的天气,北风肆无忌惮的横扫整个华北平原,巍峨壮丽的大都城,仿佛在这样恶劣的气候中瑟瑟发抖,往日在阳光下泛着金色光芒的夯土城墙,此时结上了一层冰凌,映着天空中的乌云,泛出惨白的青灰色。

元朝的心脏,大都皇城中的隆福宫光天殿,气氛比往日更加压抑,权倾朝野的参知政事署理中书省总管财政阿合马,不安的扭了扭脖子,试图缓解肩膀上那种无形的重压。

他叹了口气,看了看高大宽阔的光天殿穹窿,数十根巨大的圆木柱子支撑着这座巨大建筑的顶盖。

和家乡高度惊人,内部空间却小得可怜的清真寺相比,东方的蛮子似乎更有建筑才能,他们的宫殿内部及其宽广,往往一座殿阁就能容纳上千人——稍微挤一点的话。

往日,阿合马总是觉得这座大殿过于阔大,过于空旷了,可今天,他却觉得高高的穹窿变矮了,宽阔的空间变小了,四周的墙壁似乎往中间挤了过来,让他无法呼吸。

原因只有一个:颜丞相,大元朝除了忽必烈大汗之外的头号人物,回到了这座久违的朝堂上!

阿合马悄悄看了看伯颜,年不见,这位丞相更老了,但他高大伟岸的身形一点也没有佝偻,腰板照旧像一位最勇悍的蒙古武士那样挺得笔直花白的须发、朴素的衣着,都和草原上年老牧民一样的普通,惟有刀劈斧削般硬朗的面部线条和一双燃烧着火焰的眼睛,显示出强烈的自信和过人的勇气。

无形的威压,伯颜丞相站立的位置散发出来,让阿合马感到十二分的不舒服,甚至比他面对大汗的时候,压力更大。

汗是阿合马的主人,可以曲意讨好、阿谀奉承,但伯颜是他的竞争者天然的敌人!

阿马想起了和这位长生天眷顾者的初次交锋。

宋亡那年色目人刚刚以参知政事执掌帝国财政大权。忽必烈曾经公开称赞他:“做宰相地人。要明白天道。察知地理。竭尽人事有这三方面地人。这才是称职。阿里海牙、麦术丁等人也不能担任宰相;回回人中间合马地才能足以胜任宰相。”

阿里海牙。是灭宋之战地大臣。拔襄阳。克樊城。降吕文焕。破岳州、沙市、潭州……从长江北岸一直打到了珠江三角洲所及战无不胜。任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升左丞。戎马之功极大;麦术丁曾任中书平章政事、江西行省左丞等职。时人认为宰相之才。

忽必烈却认为战功赫赫如阿里海牙、精通庶政如麦术丁。也不如阿合马堪为宰相。荣宠之甚莫过于此;而阿合马也不负重托。通过发行钞票、整顿盐务、采矿冶炼、大力通商等措施。从民间搜刮了无数民脂民膏。在筹措了营建大都城所需地庞大资金地同时。还保证了大元朝南征灭宋地粮饷供应。故有人认为。南征之功若论沙场征战数伯颜第一。若论运筹帷幄政务通畅粮饷供应。则是阿合马地功劳。

伯颜丞相鞭敲金镫响、人唱凯歌还。把亡宋皇帝、太后从临安捉回大都地时候。阿合马认为时机到了。

“不赏之功”、“尾大不掉”、“功高震主”、“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卢世荣告诉自己地色目主子。无数种可怕地下场正等待着伯颜。忽必烈大汗只需要一个理由。一个拿得出手地理由。

扳倒伯颜。大元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宰相位置。就能握在掌中!所以阿合马迫不及待地去替忽必烈找理由了。

很幸运,他竟然找到了。

“马首经从岭岛归,王师到处悉平夷。担头不带江南物,只插梅花三两枝。”写下诗句的伯颜,正如诗中所言,一向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但这次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无锡泥娃娃天下闻名,伯颜一时兴起,带回了一个描金漆的泥菩萨,并且在一次宴会中,被上百双眼睛看到过。

阿合马暗中派人弄到了那个金漆泥菩萨,但泥菩萨在他府中就变成了赤金菩萨,然后被呈献给了高踞御座的忽必烈大汗。

“伯颜写诗自诩清正廉洁,却从故宋皇宫珍宝之中,私藏了这尊金菩萨,他犯下了欺君之罪,请大汗将他治罪!”

伯颜不慌不忙的取过金菩萨,高高举起,向着光天殿水磨青砖的地面狠狠砸下,四分五裂,表面的金粉之下,是乌漆麻黑的泥胎,满朝群臣顿时哄堂大笑。

阿合马的眼珠子差点迸了出来:分明被自己换成了赤金菩萨,如何又变回了泥菩萨?他只能从伯颜丞相嘴角那股若有若无的讥诮,揣摩到一点端倪。

从那以后,阿合马就再也不敢和伯颜丞相作对,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还远远不能和这位蒙古

量齐观。

接下来的几年,伯颜丞相在杭爱山大破海都,又出兵辽东,斩杀势都儿、哈丹、乃颜,在蒙古臣子,不,满城文武当中功劳之大不作第二人选;而阿合马主理的财政,自大汉帝国崛起海东以来,每况愈下,甚至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虽然近期借卢世荣下江南之助,稍微有了些好转,但还远远不到能居功自傲的地步。

和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修真学生浪迹都市 万古帝皇 北宋小厨师 非职业半仙 初恋 年代之时光慢 大自在天尊 重生之锦绣嫡谋 都市透视眼 幻溟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