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89节(1/4)

2010-06-2708:54:50

说来说去,都绕不开一个意思:你千万要绝保“介公”的安全,让他“绝无危险”。

要救连襟嘛,也顾不得很多措词了。

三派连日争论,气氛十分紧张。

此时会场上悄悄地出现了一个人,一个女人,只不过她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是蒋夫人——宋美龄。

宋美龄是从上海紧急赶往南京的。此前她正在和人研讨“有关航空建设的那些事”。

从孔祥熙那里得知丈夫在西安“消息不明”后,犹如听到了一声晴天霹雳,倍感惶急。

在宋氏三姐妹中,宋美龄虽然最小,但胆子却并不小。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说是三人中最有胆魄的,否则也不会敢于帮助老蒋掌握空军了。

跟着老蒋这么多年,大风大浪不是没有遇到过。“两广事变”发生后不久,蒋氏夫妇在江西临川行营就曾遭遇过一次险情。那天半夜,在临川城外,突然枪声大作,当时也以为可能是发生“兵变”了,老蒋自己都有些慌乱。宋美龄却立即说,你把手枪给我,如果冲不出去,我就自裁,决不受辱!

事后查明,原来是城外的部队闹了误会,相互开了一阵枪,虚惊一场。

可这次西安事变既不是误会,也不是虚惊,此时除了那份全国通电外,西安与外部联系的所有电报都已断绝,几个小时之内,无法得到关于老蒋存活与否的任何确切消息。

正规渠道堵塞,谣言就开始走街穿巷,有的说老蒋的脑袋早就被挂在城头示众了,还有的说西安城里面已经打得翻了过来,所谓“骇人者有之,不经者有之”。

宋美龄此时的要求很简单,作为妻子,她希望那个一生相伴的人能够平安回家。

她很清楚,南京的紧急会议不仅决定着丈夫的生死,事实上还关系着其未来的命运和前程,她必须参加。

可是她实际上无法公开参政,尤其是涉足如此重要的会议。

当年孙中山带着大伙颠覆满清闹革命,顺带把女权运动也掀了起来,所以才有秋瑾、沈亦云、唐群英、沈佩贞等众多“女侠”冒死参加革命。然而等到清帝退位,民国初成,却没她们什么事了。

在国民党党章里,竟然找不到一条有关“男女平权”的条款,倒是有这么一条:国民党员,不要女的!

一道打江山,最后却连张小板凳都不让我们坐,看了着实让人窝火。唐群英、沈佩贞当时就扑将上去,把宋教仁痛扁一顿,那种打法也颇具“闺房特色”:伸出手去,挠脸的挠脸,揪胡子的揪胡子(“举手抓其额,扭其胡”),还有打嘴巴的,那动作更吓人(“以纤手乱批宋颊,清脆之声震于屋瓦”)。

宋教仁负痛狼狈而去,但女子参政的权利终究还是没能争来。

喊喊口号容易,思想深处的那许多痼疾和成见,岂是一时半会能够消除得了的。

那位要说了,宋美龄不是还管空军吗,都掌军权了,怎么能叫不参政,至少算“干政”吧?

其实确切一点说,参政的应该是蒋夫人,而并不是她宋美龄。

(736)

2010-06-2713:51:05

老蒋说,我要让我太太抓空军。谁敢说不行。

然而这个世界又非常现实,转眼间,由于老蒋生死未卜,世态炎凉的一面马上就暴露出来。

众人在发现场上多出一个女人后,立刻群起质疑:谁把她放进来的,她有什么资格参与军国大事?

大家不是不认识宋美龄,都认识,但他们心底里还有另外一种声音在回荡,那就是——你还以为是老蒋在这里主持哪?!

宋美龄一动不动。

我有资格,因为小女子也是一个普通国民,需要了解大政国情,所以完全可以来开会。

看到宋美龄可能面临窘境,孔祥熙赶紧上来打圆场,主持会议的“老好人”何应钦也帮着说话,总算没有让这位在众人眼里已经严重贬值的“委座夫人”被当场轰出去。

但是一旦站住脚,宋美龄很快就让与会诸君见识到,她这个小女子,并不是一般的小女子。

会议虽然在讨论如何解救老蒋,可是有一种论调,始终让宋美龄觉得分外剌耳。

有人说,“委员长”就不应该轻易到西安去,可他不听劝,偏去,结果怎么样,中计上当了吧。

说这话的,有真心着急的,但更多的却是冷嘲热讽和落井下石。

宋美龄意识到,如果任由这种舆论滋长蔓延,即使丈夫能够活着回朝,其威望和权力也可能一落千丈。

她必须反击。

这说的这叫什么话?“委员长”既为“委员长”,不管何时何地,都要作“冒险牺牲之准备”。只要是为国家筹谋大计,哪里还有什么时间顾个人安危(“如委员长自抱其本身安全之顾虑,又安足为全国领袖哉”)。

保卫工作谁负责,难道都得“委员长”亲力亲为吗,那要你们这些部下和左右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乱魔天劫 婚后逆袭之抵债新娘 明媚庶女 鸿蒙至圣道 异界争霸之最强召唤 师傅徒儿知错了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 腰软娇娇超好孕,被绝嗣暴君逼嫁纪青梧 网游之神级幸运星 网游之云王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