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节(4/4)
帮助你“天下争雄”,关乎你的前途。你如果越做越大,萧振瀛一定会感到有威胁,所以我敢断定,他不会同意这个方案的。
那些汉奸文人更没少在宋哲元旁边说萧振瀛的坏话,无非是指萧振瀛有野心,想夺权篡位而已。
宋哲元表面上说,怎么可能呢,萧振瀛是我的兄弟啊,甚至比亲兄弟还要亲(“萧,余之兄弟手足也,虽骨肉未能过之”)。
可这样的话听多了,心里也不由犯起了嘀咕,不过碍于萧振瀛此时在29军中的地位,知道就算想把萧赶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所以一再说“容从长计议”。
现在听萧振瀛论及“29军将士也不会答应”,这是什么意思,难道29军会跟你姓萧的走不曾?
宋哲元自此就犯下了一个心病,但他虽是武人,却并不是一个粗人,何况萧振瀛说的话也确实有些道理,他便把这件事给暂时搁下了。
然而,事情既然已经开了头,就不可能结束。
不久,又有人吹风了。这个人叫齐燮元。
齐燮元早期也是在北洋军阀里面混的,失势后就成了“亲日派”,在华北的一众汉奸中很是醒目,同时他也是通过“方城战”,向宋哲元不停鼓吹“反蒋,武力统一中国”的常客。
日本人非常希望能把齐燮元塞进政委会,但一直遭到萧振瀛的强烈反对,未料宋哲元却在萧振瀛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准备让齐燮元当政委会委员。
萧振瀛得知后,马上向宋哲元“冒死直谏”,指出日本人最高兴齐燮元“入阁”,而且这家伙一向都是个成天把“反蒋”放在嘴上,希图自利的小人,此举无异于“开门揖盗”。
宋哲元一句“我已许之矣”,便把事情搪塞了过去。
最后齐燮元终究还是没能当成委员。这家伙对萧振瀛当然是又嫉又恨,而小人一旦行动起来,手脚也总是不慢。
(672)
2010-05-2823:36:23
告假
不好意思,又得向大家请假了。远行,需一周时间,大概就是从现在到下周六这段,网上都没法更新了。
对大家的厚爱无以为报,只能聊聊最近我的一些感想:
1、其实我是很喜欢看大家“顶”的留言的,都是来给老关捧场的,绝对只有高兴的份。说好的,诚惶诚恐,说不好的,亦多切中肯綮之语(当然,老关有时也会觉得不服气,脸红脖子粗地辩解两句,事后又后悔,呵呵)。就象某位兄弟说的,只要不影响大家看帖,这里讨论是完全自由的。
2、留言中见水平的很多。记得有一位朋友,我忘记叫什么名字了,让我印象很深。因为他实际上看出了作者的部分意图所在(比如书中的“英雄史观”)。余我心有戚戚焉。其它哪怕是争论的留言,更新前后也必看,都能多多少少得到一些教益。
3、我在写书时没有把人物看得跟自己距离很远。有一些人物,我是寄托了感情的。钱穆先生说过,古人中有真名士,与国外杰出人物相比,毫不逊色。信哉斯言。有时也想,我们中国要多一些这样的人才好。他们太稀罕了,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也确实太需要他们了。
4、作者有自己的历史观,写此书就是站在整个民族利益的立场考虑的。如果没有这些考虑,书中的有些人物就不会显得那么可贵。同时,作者也在思考,传统与我们是怎样息息相关,并影响历史的选择的。
顺便答复几个留言:
1、la胡子——老胡兄,我用的是五笔。文章自己也校对,但看几遍有时也看不出错字来,实在惭愧。
2、何日再逍遥——批评是很中肯的。事实上,我对本书的开篇并不满意,在重新整理时做了较大修改。逍遥兄提到的几个方面都有强调。若有幸出书,大家会看到这个新的版本。在那两周时间里,我翻遍了所有能找到的史料,改动了很多地方。包括江桥之战也重新回炉,原因就是我看到了相对更权威的资料。
3、aya110——出书的事其实去年年底就定下来了。但我也知道此书并非一般的历史书,可能会多一些环节吧,所以现在也耐心了,反正出不出都是要写的。是不是,呵呵。至于完整电子书,网易军事可能会配合纸质书一道有专栏。我知道的就这些了。非常感谢你和其他朋友对我的鼎力支持和信任,在此一并谢过。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
我有一个小世界
致命冲动
朋友借车不还,我转手送他吃牢饭
末世最强武团
一世葬,生死入骨
丧尸出笼之我能看到提示
大月谣
首席危险:老婆宠上天
我带着系统穿越斗破
痞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