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节(3/4)
,我们可以慢慢再商量。
可以“慢慢商量”就好,萧振瀛收回了枪。
接下来他的一个意想不到的动作,又把土肥原给彻底雷倒了。
萧振瀛哭了,而且还是大哭。
搂住土肥原,眼泪鼻涕擦了他一身——
土兄,你怎知道萧某之苦楚哦。
“商量”条件,变成了萧振瀛漫无边际,滔滔不绝的“诉苦会”。
此后,只要土肥原一提到他的那些条件,萧振瀛二话不说,就是大哭,哭得昏天黑地,哭得鬼愁神悲,哭得对面的土肥原呆若木鸡。
当时很多人都看出来了,萧振瀛在这里套用的是“三国故事”,刘皇叔曾经用过的那一招。
大家看三国,可能觉得刘备很窝囊,什么都不会,文不能提笔,武不能上阵,就会哭。
可你知道吗,人家那江山就是哭出来的。不会哭,或不肯哭的能人多了,最后却都心甘情愿,排着队跟他干,而且一个比一个忠心,你还能再小看这一哭吗。
正是: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想做强人就得去多流眼泪。
土肥原作为“中国通”,哪能不知道这点典故,可知道又能如何,你还能当着面指责这位悲中从来的“老朋友”是假哭不成?
其实萧振瀛心里明镜似的,想发财也不能找日本人帮忙,等到路修成了,矿开好了,电送来了,华北这地儿也就变成他家的了。
要搞经济,我自己来。
苛捐杂税多,那就减免掉,一下子推出74项豁免捐税条款。
要帮城里人致富,那就办皇会(一种大型祭祀活动,类似于现在的文化招商,地方乡绅和商人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要让乡下人有好收成,那就把农田水利都兴修起来。
反正就是不能让你们日本人从中搀和。
这是明争,还有暗斗。
河北是产棉大省,原料既供应国内,也供应日本。
日本人就打起来了垄断收购市场的主意,想借此压低棉花价格。
你想得倒美。
萧振瀛献计,让宋哲元给棉农发放货款,让他们撑着:你不抬高收购价,我就不卖给你!
几下子一来,日本人就吃不住劲了,他那棉纺织厂总得开机生产啊。
除了掏钱服输,再无二话。
见私下搞不定萧振瀛,土肥原就提出来进行正式谈判。因为29军派出的谈判代表是秦德纯,他觉得这个胜算大。
的确,由于在“秦土协定”中失了手,秦德纯心理阴影很大,非常害怕上谈判桌。
萧振瀛说,你别怕,我给你撑着,保险没事。
谈着谈着,谈不下去了,或是土肥原强迫秦德纯接受他的要求,或是秦德纯一时找不到什么好词进行回绝,这时候就轮到萧振瀛上了。
(663)
2010-05-2608:24:33
他一上来,不说别的,就是对“老朋友”土肥原的响应——没错,讲得好,十分的好。
究竟好在哪?
谁知道去!
可我就是爱听,而且“拥护”。
萧振瀛的尺度把握得恰到好处:反正我又不是正式的谈判代表,怎么胡说都行,就当消遣消遣你吧。
等他废话完了,秦德纯也休息够了,接茬再上,给土肥原打疲劳战。
此即以口号对口号。实际上就是秦萧二人唱双簧,一硬一软,一拍一档,把土肥原弄得云里雾里,搞不清对方的真实状况和态度,而萧振瀛也就达到了“相敷衍拖拉之”的目的。
这种谈判多了,原来胖墩墩的土肥原就真的有肥的拖瘦,瘦的拖死的危险了。
秦德纯有些担心。他对萧振瀛说,你老是用这种法子骗这家伙,时间长了,恐怕不是办法(“势难持久”)。日本人到时要是真的“图穷匕首现”,那可怎么办。
萧振瀛笑了笑,既然要“以苦撑抢时间”,就得如此,反正撑得一日是一日,抢得一时算一时,我们就这么给他拖着。
你还千万别小看了这一招,就指着它为国家作贡献呢。
事实证明,秦德纯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日本人的“匕首”终于出现了,不过主人不是土肥原,而是另有其人。
天津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通知秦德纯,板垣征四郎将来天津,到时要与宋哲元和萧振瀛见个面。
如今的板垣早已今非昔比。当年这哥们由于在天津搞“地下工作”没有成绩,结果挂了一个“参谋本部特派员”的虚衔,跑到国外去转了两圈。没想到重回关东军司令部后却否极泰来,竟然无功受禄,接替回国的冈村宁次,当上了关东军副参谋长。
看来“九一八”的光环还真能受用一辈子啊。
自己的老伙伴土肥原在“华北工作”中取得成绩,终于实现了“冀鲁自治”,板垣为之欢欣鼓舞,现在遇到坎过不去,他又开始着急起来。
要不,还是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婿
猛卒
我伐天下
权臣闲妻
从蛇开始成为天道
明士
绝代神祖
活色生香
极品前妻
无限之被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