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节(2/2)
”宋哲元一下了,不“扫”这人不老实啊。
热河日军随后进入沽源,并出动炮队飞机连连向察东进行轰击,导致中方军民伤亡百人之多。
宋哲元又“忍”了一把,他派冯治安第37师参谋长张樾亭(保定第1期)到沽源县一个叫大滩地方去和日本人谈判,谈判的结果是答应关东军要求,除把热河民团的枪还给对方外,同意正式划定察东为“非武装区”,29军不再进入,而由热河民团负责驻守。
这就是历史上的“大滩口约”。
在日本人的计划中,“内蒙工作”与“华北工作”是同步推进的,“大滩口约”只是开了一个口子而已,下面就要一层层往里面剥了。
就在北平的何应钦陷入“河北事件”的困扰中时,张北风波又起。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月5日,日本热河特务机关的四个人,坐着汽车从多伦往张家口去,途中经过张北时,卫兵问他们要护照。
这帮人不给,说早在“张北事件”后,你们宋哲元就答应过:只要是日本人,在察省旅行时可以“完全自由”,而且一律不检查身上所携带的物品。
当初宋哲元确实有过这么一说,但只是嘴上这么应付,后来他又强调,这个东西他做不了主,得由中央裁决,就搪塞过去了,所以实际并没有正式定下来。
可这几个日本特务不管,认准了是铁案——我们在察省可以“完全自由”,还查什么护照。
(631)
2010-05-1114:05:00
守军不敢擅自作主,只好先把他们带到军法处去,然后电话请示。
宋哲元摆摆手,还是那句话:放掉吧,下不为例。
你想下不为例,日本人可不干。
被扣下来的四个特务,八小时后就被释放了,比现在传讯调查的时间还短,可是张家口日本领事馆和特务机关却依然抓住不放。
他们找到时任29军副军长的秦德纯,说事情没这么简单,不是光放人的问题。我们的人受了惊吓,有精神损失,这笔帐一定得好好算算。
是谁让卫兵出来查护照的,这个人得“惩办”。
你们29军的军长在哪里,叫他出来,给我们道歉。还有,以后碰到我们日本人来察省“旅游”,不得搜查。
像那个酒井隆一样,他们也扔了一把剑在桌上:“限五日答覆”。
整个过程和“张北事件”几乎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胡乱找个借口就上,除了特务少了一半外,就是样子更凶狠,勒索更离谱。连日本人自己也深知其中的玄妙,因此称之为“第二次张北事件”。
“第二次张北事件”发生的同时,正是何应钦被迫接受酒井隆的要求,决定从北平撤出国民党党部和军队的时候。
日机在平津上空盘旋,眼睛一眨不眨地监视着中 队是否真的在进行撤退。
宋哲元本来是准备用“第一次张北事件”的方法,把球踢到中央去的,他派秦德纯到北平去找何应钦。可是何应钦这时候自身还难保,又有什么办法能帮29军脱困呢。
第二天何应钦就离开了北平。
这时候南京是汪精卫当家,他比宋哲元还怕事,一想日本人的矛头是冲着宋哲元来的,干脆就准备下令,把宋哲元的察哈尔省主席一职给免掉。
29军高层获悉后均大为不满,萧振瀛也是愤懑不平,遂亲赴成都去向老蒋喊冤。
老蒋这时候却另有打算。
通过两次“张北事件”,他发现依靠宋哲元在北方对付日本人,以“镇守四方”似乎已经越来越不现实了。要是这个样子,那还不如把他调到南方来帮我“剿共”呢。
不过后面这个心思,当着萧振瀛的面,他是无论如何不会承认的,因为那样只会把前进后退的路都给堵死。
老蒋首先表现出对撤宋哲元职务“甚为激愤”的态度,说要是把宋英雄都给撤了,“华北如此,形同丧失”。
为了把责任都推给汪精卫,他又举出中央军从北平撤出的例子,说当时他要撤,而我说不要撤,结果还是撤了。
那意思,撤宋的事我是不赞成的,那都是汪精卫一个人的主张。
萧振瀛一听,那太好了,您不赞成就行。现在中央军撤离,华北空虚,29军更不能再出意外,“委座”还是让宋哲元继续主察吧。
老蒋说行,我这就给汪精卫发电报。
有这句话,萧振瀛放心了。
老蒋又让人陪着他去成都附近的武侯祠逛逛,散散心。
武侯祠还没游到一半,老蒋的侍从副官就急急忙忙地跑来了,对萧振瀛说,不好了,“委员长”接到一个电报,正在发火呢,让你快回去。
(632)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
华夏海权
99次出逃:误惹霸道继承者
一剑破道
诸天归一
天术
洪荒:龙族大孝子,开局囚禁亲爹
修真之覆雨翻云
据说大BOSS他邪魅狂狷[快穿]
重返诸天
极品鬼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