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节(2/2)
指挥,而这时候少帅并未正式下野,总指挥职权当然也没被免掉,你让王以哲为难,让张廷枢没面子,不就等于让少帅和东北军下不了台吗?同在一个屋檐下,大家抵头不见抬头见,何苦呢。
王以哲和张廷枢要是能帮上大忙也就罢了,又帮不上什么忙,这种情况下就更没必要拖住他们不放了。
说到底,杜聿明和关麟征是两种类型的人,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性格特点完全不一样。
(405)
2010-02-0214:46:35
什么事?
你王军长得留在北古口前线主持大局。
王以哲顿时哑口无言,作声不得。
一旁的关麟征看看这不是办法,于是他提出可以按照这一模式来布阵:张廷枢师在古北口第一线,25师在南关第二线——南关是紧靠古北口的一个小市镇,地形低于古北口长城,历史上就是古北口守军后方所在地。
反正两师靠得很近,就算张廷枢师阵地被突破,25师一个反攻就能把阵地给重新夺回来。
同时,他要求在张政枋师撤离的情况下,作为主帅的王以哲不能走,必须坐镇古北口指挥。
这实际上是一个折中的意见。在我看来,也合情合理。
张政枋师打成这个样子了,撤下去歇歇也说得过去,而张廷枢师你一枪未放,总不好意思到后台去躺着吧,何况还有中央军的主力师背贴背陪着你,怎么着也应该有胆撑两下的。
至于王军长,不期待你发挥什么惊人的指挥艺术了。留在古北口,对张廷枢是一个交待,对东北军官兵,也算是给他们吃上了一颗定心丸。
我想吵架的这两位应该能答应了。
很遗憾,我们大家都错了。
张廷枢和王以哲仍然不同意。
张廷枢对两线据守方案倒也不敢明着推托,但要求关麟征师守一线,他守南关二线。
一线多危险啊,万一日本人的子弹打过来,正好穿心过怎么办。
王以哲则就想甩包袱,最好指挥权什么的都一古脑儿地交掉,哪里肯再留在古北口。
这下好,原来是两个人吵,现在是三个人在吵了。
吵架就跟打拳击擂台赛一样,也有累的时候。中场休息,三方边休息边商量。
吵了这么长时间,杜聿明一直都没有发话。
他没想法?
当然有想法。他的想法是:索性依了他们,我们25师顶到古北口一线去算了。
理由很简单,既然东北军都没心思也没斗志继续守下去了,强扭的瓜不甜,他们就算留下来也未必肯真卖力气。
不如这时候我们直接上去,在古北口以西留一段地方给他们象征性地守一下,他们不用守正面,也就愿意多留两天,然后爱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无碍大局,用不着去多管。那时候他们面子也有了,彼此不用撕破脸皮,下回见面也好看一些。
这理由说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因为关麟征理解不了。
关猛就是一梗直脾气,巴顿将军类型的,考虑问题都是从纯军事角度出发,属于直线型,不会绕弯。
就防守古北口而言,两支部队肯定是要比一支部队好,分两线有纵深,一线被突破还有二线,如果像杜聿明所说的,一线中的任何一点被突破,就等于全线被突破了,傻啊。
杜聿明不傻。他是从综合角度考虑的,说俗一点,就是脑子里绕了很多个弯在想问题。
这时候第17军军部还在安徽蚌埠,包括关麟征师在内的古北口各军都要归属北平军委会,也就是张学良指挥,而这时候少帅并未正式下野,总指挥职权当然也没被免掉,你让王以哲为难,让张廷枢没面子,不就等于让少帅和东北军下不了台吗?同在一个屋檐下,大家抵头不见抬头见,何苦呢。
王以哲和张廷枢要是能帮上大忙也就罢了,又帮不上什么忙,这种情况下就更没必要拖住他们不放了。
说到底,杜聿明和关麟征是两种类型的人,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性格特点完全不一样。
(405)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
执行长,您的娇妻已到达!顾浅绵墨锦琛
报告会长,你家吉祥物又逃学啦
香巴拉
煊赫凤女:帝少,霸道宠
王爷你敢娶小三试试
满眼星辰皆是你
一胎二宝:弃妃小神医
四分之一妖
世界的尽头没有另一个我
凡中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