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64章 督造宝船(1/3)

永乐帝陷入沉思,朱隶老到卜书房门口,打开门吩弊,官送茶水和点心进来。

“小四。”永集帝没注意朱隶走了出去,轻轻地说道:“联还有一件事,要询问你的意见,联想迁都北京。”

永乐帝说完,静静等待朱隶的母复,可是等了好一会,也没有听到朱隶的回答。

“小小四。”

“是,皇上。”朱隶的声音竟然从门口传来。永乐帝抬起头,看到朱隶正端着茶水和点心走过来。

“吃点点心吧。”朱隶将托盘放在龙案上,倒了杯茶递给永乐帝。“皇上想说什么?”

永乐帝接过茶杯犹豫着,他实在很担心朱隶也会否定他的想法,毕竟,迁都是一件大事,先皇想迁都想了一辈子,最终也没有实施。

“联想迁都北京。”永乐帝的声音很小小的似乎只有他自己能听到。

“好啊。”朱隶回答得更随意,随意地就像永乐帝问他能不能去倒杯茶。

永乐帝一口茶网喝进嘴里,听到朱隶的回答骤然愣了,就算朱隶同意这个方案,也应该考虑考虑在回答,朱隶的回答也太草率了。

永乐帝忘了自己口中还有茶,网要开口说话,一口茶全吸进了气管里,呛得他剧烈地咳嗽起来,脸色瞬间变得通红。

朱隶忙走过去轻轻拍着永乐帝的后背,同时另一之手带着内力慢慢戈过永幕帝的前胸任脉。

见永乐帝脸色恢复正常,朱隶方收手。

“感觉怎样?”

“好了,联真是老了,一口茶也能呛道。”永乐帝叹息道。

“皇上正是当年,英明神武,大明朝正要在皇上的手中日益富强,皇上怎么就说自己老了。”朱隶笑着说道。

永乐帝心中微微感慨,坐在庙堂上,天天听着大臣们歌功颂德,永乐帝已经听习惯了,他也明白那些大臣们只是嘴上说说,只有朱隶说的话,永乐帝听得出是真心的。

“联方才说想要迁都北京。”吁了口气,永乐帝旧话重提。

“好啊。”朱隶仍是一副很随意的态度。“皇上离开北京,大明朝在北边就缺少了一个有效的防卫,那些蒙古部落定然会趁机南犯,皇上迁都北京,正好看着他们小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永乐帝惊讶地看着朱隶,朱隶总能和他想到一起去,他并不吃惊,可迁都这件大事,永乐帝已经想了很久,出来,朱隶就能一言命中永乐帝的主要意图,永乐帝甚至觉得,如果这个皇位让朱隶做,会比他自己做得更好。

他怎么能想到,朱隶之所以能说得这么准,是因为永乐帝这一主张经过历史证明是正确的,而朱隶早已接受了他这一套主张。

“但北方的经济不如南方。”这一点迁都的最大障碍,迁都不是光把皇宫搬过去,随着皇宫过去的,是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的迁移,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不能让国家的各个中心跟着转移仅仅迁过去皇宫,早晚还会因为指挥运转不便而搬回来,扔在北京的,最多也就是个行宫。

“展经济,展运输业,陆路运输时间长费用高,运载能力差,开通水路运输,清理大运河,从水路,把南方的物资运到北方,同时在税收上倾斜北方,鼓励南方与北方的贸易,开通北方与周边国家的商贸,北方的经济,就会逐渐展起来。”朱隶大学里虽然不是学经济贸易的,但他当时女朋友是,为了讨好女朋友,朱隶经常跷课陪女朋友上课了,这些常识性的东西,朱隶说起来跟自己的专业课一样。

永乐帝再次惊愕了,他甚至开始相信姚广孝说的那句话:朱隶不是普通人。

姚广孝的下一句话:留之必有害,杀。朱隶看到永乐帝诧异的面孔,徒然察觉自己说得太多了,祸从口出,当初朱元璋总想杀他,就是因为他表现得太出色,怕他有异心对朱允坟不利。朱元樟是对的,在朱隶的辅佐下,燕王确实如虎添翼。

今天他再次表现出了他的出类拔萃,皇帝由朱元璋换成了朱林,处置的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吗?

朱隶坦然地注视着永乐帝,他已经不是十年前的朱隶,就算永乐帝真要杀他,他也不会像十年前那样引颈就戮。

永乐帝似乎读懂了朱隶的目光,微微一笑说道:“谁想杀你,除非联死了。”

朱隶的双眼瞬间模糊了,永乐帝收买人心的手段,日臻成熟。

永乐元年十一月,朱隶在一个月中当了两次爹,得了两个儿子。朱隶乐坏了,然而比朱隶还高兴的是永乐帝,一直担心朱隶无后,如今终于有了。然后永乐帝又开始用看牲口的目光看着朱隶。

朱隶哪能不知道永乐帝想什么,在上书房中正式跟永乐帝摊牌:立储,不然带着全家老小玩失踪。

朱隶知道永乐帝从国家社稷出,真希望他继承大统,但这只是永乐帝的一厢情愿,别看靖难时有不少主和派,那是因为对立双方都是朱家人,无论谁当皇帝,天下仍然姓朱。换成朱隶就不一样了,虽然朱隶也姓朱,但这头猪不同于那头猪,朱隶要是继承大统,天下绝对大乱,除了靖难的这些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魔道巨擘系统 读心救全家,我拿稳神棍人设 北辛 重生肥妻大翻身明月之光 不灭大帝 末世,从一把手术刀开始 玄武大陆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调教狐狸 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