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9.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9.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第一一零章 迁都之争(四)(2/3)_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_新笔趣阁
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一零章 迁都之争(四)(2/3)

黄帝和虞舜之后,在春秋晋史占卜有“土火相乘”之语,王莽据此汉是尧后,自己是舜后。汉为火德,自己是土德,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将取代汉的火德。如果王莽是黄帝及虞舜的后人,那依据刘歆五行相生的五德始终理论,王莽就不是土德,他无法自圆其。于是为了弥补这个巨大的失误,刘歆在《世经》中就把伏羲与太昊、炎帝和神农并称了,根据这个全新的上古帝王排序,王莽就是土德了。

光武中兴后,今经学家曾对《世经》中的上古帝王排列次序有过争论。很多人提出《世经》所记述的古史系统自唐尧以上是依据了《易系辞传》、《左传》、《国语》、《祭法》和《考德》这五部没一部可靠的,认为都是刘歆的伪篡之作。那时《春秋内外传》全在刘歆的掌握之中,他想怎么改就怎么改。今经学家们并据此推断古经学的大量典籍都经过了刘向、刘歆的修改和伪造。

郑玄坐在席上,神情惶恐,惴惴不安。

曾炩当然知道否定《世经》中的上古帝王排序也就等于否定刘歆的五德始终理论,继而会引发今、古经学两派的争执,但他的目的不在于此,他只要知道《世经》中的上古帝王排序有问题就行。

“当年,高祖皇帝建汉,大臣张苍认为大秦朝只有短短的十五年,不算一个朝代,应该把它归于大周朝。所以依据邹衍的五德始终,大汉为水德。但到了孝皇帝时期,大臣贾谊等人认为大秦应该算是一个朝代,于是又改大汉为土德,不过反对者甚多。直到孝武皇帝时期,大儒董仲舒提出了‘三统’,才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曾炩看看若有所悟的郑玄和襄楷,继续道:“董仲舒先生认为,天之道周而复始,朝代的更替不是根据五德运行,而是根据‘三统’即黑统、白统、赤统循环往复运行。每统各有其统治系统,每个朝代各制一统。在历史上,夏为正黑统,商为正白统,周为正赤统,本朝应为正黑统。三统循环是天意的显示,每个朝代的新皇帝受天命为王,都必须按照在三统中循环的位置,相应地确定和改变正朔、服色等等,否则不显不明,违背天意。”

“三统与五德终始有抵触,孝武皇帝于是取了三统中的正朔而去其服色,取了五德中的服色而去其正朔,二者相容,并载入大汉律,至此确定大汉为土德。”

“三统是本朝儒学的根本之一,不论是今经学,古经学,还是新经,无不以此为根基。”

“孝成皇帝年间,刘歆大师主持修订《太初历》就是以三统为基础,而这部新历法也被命名为《三统历》。本朝现在所用的《四分历》是孝章皇帝年间由大臣李梵等人在《三统历》的基础上修订的,到底,还是《三统历》的底子。”曾炩冲着郑玄和襄楷挥挥手,笑着道,“我举这个例子就是想告诉两位大师,对于大汉儒学来,三统历就是权威,就是绝对的真理。”

“如果我们把‘三统’重新抬到关系社稷命运的高度,那么我们把大汉重新定为土德,把大汉的都城重新定在长安,应该没人敢公开跳出来反对。”曾炩指着襄楷道,“大师比较倾向于黄老之学,如果朝廷以‘三统’的理由来重定大汉为土德,并以此理由来定都于长安,大师是否敢跳出来反对?”

襄楷手捋白髯,连连摇头,“我可不敢和天下士人为敌。大儒董仲舒乃本朝儒学的鼻祖,三统论更是本朝儒学的根基。当今天下,谁敢三统论是错误的?”

郑玄已经明白了曾炩的用意,心里的阴霾一扫而空,看曾炩的眼神也多了几分赞赏。

“当年光武皇帝为了把大汉定为火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刘歆的新五德始终。虽然大汉承继土德已被孝武皇帝写进了大汉律,大汉儒学的三统依旧如日中天,但光武皇帝视而不见,他只需要能证明大汉得土德的理由。”曾炩道,“今天,我们也如法炮制,只取自己所需的理由。至于刘歆大师的新五德始终,我们视而不见,对于《世经》中的上古帝王排序,我们也视而不见。”

“当年,大汉的士人们能容忍三统的沦落,今天,他们当然更乐意接受三统的复兴。”

“虽然,某些研习古经学的士人们可能对朝廷抛弃刘歆大师的新五德始终颇为不满,但既然老师都知道《世经》中的上古帝王排序疑点甚多,相信他们也不敢冒着惨败而归的危险和朝廷公开作对吧?”曾炩望着郑玄笑道,“本朝儒学的基础是‘三统’,反对朝廷的决定等于反对官学,反对他们自己?如果他们连自己的饭碗都砸,那只能明他们是疯子。”

利用董仲舒的“三统”把大汉改为承继土德,不但可以服天下士人同意朝廷定都长安的策略,也能巧妙地规避和缓解今古经学两派之间的矛盾,同时还有利于“新经”在官学的发展,有利于朝廷新政在各州郡稳步快速地推广。

曾炩的这个办法得到了郑玄和襄楷的一致赞同。

“明天,你们和大臣们商讨定都问题的时候,把‘三统’拿出来。如果有人脑袋不开窍,还是在《世经》中的上古帝王排序一事上纠缠不休,你们就把董仲舒大师推出来,问问他们,到底董仲舒大师是本朝儒学的鼻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八零军婚有点甜 空姐的神医保镖 情迷兽王杠上狂野boss 淑女不当道:赖皮校草的疯丫头 最强位面交易网 开局召唤西厂厂花 我把末日玩成了游戏 叶天苏心 北宋:我成了赵佶 道长,镇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