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六二 祖孙2(1/2)
因为皇上在御花园,这里除了一些随行的人员外已经看不见一个人了,御花园虽然小但也比京城中勋贵世家的院子大上不少了,两人一前一后走了许久,祖孙二人谁都没开口说公事,反而在谈论春晖园。
“想起太后,她老人家辛苦了一辈子,先帝那会儿天下刚刚平定,也没多少银子,她只能呆在稍微修容过的宫里住着,原本朕就想以后一定好好孝顺太后,可等自己登基了才知道坐这位子也不能随心所欲,就如同春晖园,原本是为了太后六十大寿修的园子,可没成想到朕六十有五了园子才基本建成。哎,忘机你说,朕费那么大力做的事是不是都便宜您们这些不省心的小兔崽子了?”
沈如璋听后咧嘴一笑道:“是,孙儿时常也这么想过,想到如果不是老祖宗率领天下兵马奋起反抗咱们沈家也入不了这京城,如果不是太祖与皇爷爷勤勉,沈家也坐不稳这江山。”
圣人听着这几乎直白的话倒也没生气,他摸着手上的青玉扳指说道:“你知道为何朕把潜羽处交给你么?”
沈如璋摸着下巴想了想回答道:“因为孙儿能干。”
皇帝斜眼看了眼沈如璋冷笑道:“嘿,枉费读了那么多圣贤书,谦逊真是一点儿没学到。”
沈如璋无所谓的仰起头笑道:“孙儿是实话实说,皇爷爷肯用孙儿,肯给孙儿机会就证明孙儿有自己的长处。”
皇帝看着沈如璋傲气的模样一咧嘴笑了起来,抬起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这孩子跟以前一模一样,朕还记得你刚到宫里念书也是如此,别人都叫让你藏拙可你偏不,那时候朕就记住老三家里有这么一位桀骜不驯的小子了,一转眼都过去那么久了,你们长大了。”
沈如璋看着单薄的皇帝想起以前他护着自己时的情景心中难免软了许多,他扶着皇帝的手说:“孙儿还记得刚学骑马时手摔折了,当时没太医谁都不敢动,还是皇爷爷走了过来帮孙儿接好骨头,当时皇爷爷露这一手真是振到了不少人。”
皇帝笑了笑:“朕十一岁就入了军营,当时先皇还没登基天下战火不息,朕就跟着叔叔们上了战场,接骨这活朕做了不知道多少次,就你那点小毛病根本不算什么。”
看着这位腥风血雨一辈子拼杀过来的老皇帝沈如璋垂下眼说道:“是,当时父王还有叔叔伯伯们都在场,这么比下来还是皇爷爷最厉害。”
想起自己那些不省心的儿子皇帝心中就是一塞,他叹口气说:“逛够了,回去吧,等四月天转热了后就到春晖园避暑。”之后也不用沈如璋扶,转身背着手就往寝宫走去。
等到了寝宫都坐下后皇帝喝了一口热茶才开口问:“西南那边没什么动机吧?我记得你给我的秘折上写着他们的大祭司与头人争得厉害?”
沈如璋点点头,把自己派人弄死头人大儿子栽赃到大祭司头上的这事跟皇帝说了,皇帝听后手指轻轻敲了敲桌子说:“那头人朕见过,他不是感情用事的人。”
“这些孙儿也知道,那头人已经年近五旬,儿子也颇多,虽然最信任大儿子可要让他为了给儿子报仇把整个族人拖入内斗也是不会成功的。”
皇帝诧异的看了沈如璋一眼问:“那你为何还要这样做?”
沈如璋微微一笑,“因为孙儿要给他们留下一粒种子。”接着他侧了侧身轻声说:“现如今大祭司所代表的神庙一派手中握有大批良田,不仅不用上税,每年还要头人派出人力帮神庙修筑田埂,水渠。神庙势力越来越大已经威胁到头人那派人的利益,如果不是我们大齐在北面,他们恐怕早已经闹起来了。孙儿这次去不过是对头人保证我们大齐对他们并不恶意,除了做做生意开通商路这种你好我好的事情之外,大齐对他们并没有威胁。”说完沈如璋笑了笑,抬起头感叹的说:“也不知如果没了大齐这个头号威胁,矛盾已经那么深的双方还能那么齐心合力么?”
皇帝听后拍了拍沈如璋的手:“你这么做之后几年珂兰可难做咯?”
“皇爷爷是说王总督?哎哟,那个老狐狸。”想到那油盐不进的老油条沈如璋就胃疼。
皇帝拍了拍沈如璋的肩膀好没气的说道:“他可是二品大员,替朕卖命了一辈子,原本想让他这届满后就回京的,他在西南待得也够久了,如今被你横插这么一竿子他的位置朕就不好动了啊。”
沈如璋对于跟自己无关的事情从不发表意见,只坐在一旁悠闲得喝着茶,许久皇帝才出声说:“这次事你办得不错,不过西南那边的事情你先别管了,朕会派人去接替你。结交的事情你准备准备,也就这两天了。”
对于这种自己去啃了最难啃的骨头却被别人摘桃的行为,沈如璋却似乎丝毫不在意一样,点点头什么话也没说,到是皇帝拍了拍他安慰道:“你的功勋朕知道的,不过最近朝廷不太平,有些事情太过反而不好,这笔朕给你记着,时候到了一起给你。”
沈如璋笑道:“皇爷爷今日说的话孙儿可都记着呢,不过虽然明的奖赏没有,皇爷爷不如给孙儿些实惠的?”
皇帝一瞪眼:“你看上朕这里什么东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食色满园:农家小厨娘
校园文女配的自我修养
修仙从沙漠开始
山水田缘
大造型师
纨绔道圣
天上掉下个小锦鲤
宝塔仙缘
军事天才带着资治通鉴来到异世界
雷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