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中原大战后(3/4)
一棍子打倒,主和派开始占了上风。
再一个,他和山本五十六等人一样,都是反对和德意联盟的,加上一个井上成美,都是亲英美派,形成了反对对英美开展的铁三角。
他的组阁也是向英美传递一个友好的信号。又要开始装孙子了。
他们暂时无力他顾,只能先解决华夏的事情。
对于华夏,尤其是对于先锋军,日本人此时已经出现了两个主流观点。
一个是要求举国之力来一场决战,把先锋军消灭掉。当然这种观点是下层的一些狂热的士兵和民众的观点,不过这有些脑残。日本此时已经没有了把先锋军完全消灭的把握了,即使打败先锋军,也必然是损失惨重。苏俄、美国都不是好邻居,日本人怎么敢如此冒险?
一个是和先锋军和谈,以现在的分界线划定地盘,互不sāo扰,甚至可以合作。
但这种单方面的合作可是不一定让先锋军接受。要知道先锋军此前态度可是很明确,绝对不会又和谈的。就连老蒋都发表了抗战到底的演讲,孟享如何会召人骂。
不过,没有名以上的和谈,双方的对峙点燃的短暂的和平之火还是可行的。至少,孟享觉得在南线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平稳了。
日本人需要时间,先锋军也需要时间。
因为二战即将开始了,这一次打服了日本人,日本人至少安稳很长时间。孟享需要快速的扩大地盘,好方便基地升级。此次歼敌十万多人,让孟享的军功涨了一大截,看到了升级的希望。相比用经济砸钱升级和战场杀敌的军功,攻城略地的获取军功最快。而西北方向有大片的土地,那里的势力也相对最是软弱。况且,孟享需要西北,占据整个北方以后,才可以对蒙古和苏俄下手。
不过,在此之前,孟享需要先解决山西的问题。
这一次中原大战,先锋军一直没有攻打太原,反而把太原周围的县城都给占领了,把太原孤立了起来。
山西还有十万鬼子,又有地利之便,单凭着孙立人他们三个军去一一攻克,损失必然会很大。孟享可不愿意背负着一大笔抚恤金,而且山西周边的各势力的关系错综复杂。把那些县城放到鬼子手中更加方便先锋军一点点的摘取。中原大战一结束,先锋军的兵力也就宽松了许多,可以抽调出来专门对付山西了。
太原是一座坚城,面对着109师团的主力,以及爆发的可能的激烈的巷战,孟享不敢掉以轻心。需要不断的进行演练。
先锋军的队伍中就有不少太原人,对于先锋军修筑的演练太原地形布局的演习场大为赞叹。这都是供先锋军练习用的。巷战和夜战,是此时新一军和新八军集中熟悉演练的。他们将作为不久后攻打太原的主攻手。
山西南边的鬼子已经抱成了一团,归到了板垣征四郎的指挥下。虽然后勤不足,但也是不容小觑。不过本来太原还能给他们补充给养,但现在太原也被封死了。坐吃山空,耗也耗死他们了。孟享既然知道了他们武器弹yào保障不足,更是不用着急。
他需要把山西的关系理顺,一点点的梳理好,免得阎锡山再度杀回,或者其他势力来摘果子。所以他还是打定主意,占领一块地盘,消化一块地盘,消化差不多了,再去新占一块。
这样更加稳妥,而且随着先锋军的行政人员逐渐增多,占地盘的胃口也是越来越大。
先锋军的行政人员已经组织好了进入了晋中,开始布置低保政策的落实。有了大同其他的经验,对低保政策以及义务教育等各项政策已经孰能生巧的行政干部们对付山西的问题也不是太困难。
关于先锋军招收公务人员的告示还在挂着,但已经录取了五千多人的,并转入了培训中。而去年就开始的培训班即使是三月期的,此时已经举办了五届了。
此时孟享终于可以松一口气,自己培养的干部已经可以上位控制局面了。虽然还不成熟,但随着时间的磨练,自然可以挑起大梁。
有先锋军的退役士兵和克隆兵和青年学生为骨干的行政干部,虽然执政经验差,但热情可以弥补不足。而且先锋军的行政是按照行政法规来办事,有公民大会的督促,加上克隆兵铁面无私的监督,倒是也能够正常运行。
尤其是在夏粮丰收后,孟享更是有了底气,可以不断的向外推进。
今年夏粮,一些地方的收成并不是很好,而且长时间的抗战消耗的粮食增多,可耕地和劳动力却在减少。也幸亏中央军还守着武汉周边的良田,使得国统区的粮食还不是太紧张。
不过,老蒋却是以抗战消耗太大为由,切断了部分势力的军饷。
这主要是随着苏俄在华夏抗日战中,在缓和了与中央政政的关系后,也加强了支部的不断渗透。也使得红色支部内,亲苏派势力重新抬头。相对激进的举动在一些地区也搞得越来越大,使得老蒋恼火了。有先锋军在身侧威胁,但并不妨碍老蒋清扫其他势力。
先锋军如果占优,老蒋并没有生命危险,毕竟双方没有本质上的利益冲突和仇恨。老蒋琢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毒医皇后:情挑冷酷王爷
顶级音乐制作人
他从地狱里来
修仙:从猎杀大帝开始
美利坚资本贵族
穿越成天女兽的我不想进化
帝豪夫人不好当
霍夫人是个小哭包
有你就有春天
超级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