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我叫李雍(2/5)
鸡蛋羹,吃了两只大馍,身上热乎乎,心里暖融融的就去衙门了。就算公事再不顺,上官的脸色再难看,可想想贤惠的妻子,听话的儿女,又有什么忍不下去的?
可无论他心理建设得再好,可一进公堂,还是被又一次打击到了。
“你速去仙人村,送上这份公!”
※
仙人村。
昨晚山上下了一场雨,朱富早起到地里看了看,觉得那施了几天底肥的地,可以把那些冬小麦种子播下去了。
只是这个活比较有技术含量,一般人干的老头瞧不中。
尤其那些种子可金贵着呢,朱富盘算着得在村里找几个老伙计来帮忙才行。当然,要请他们,还得做顿好吃的。
这个任务自然是交给叶秋的了,她也表示没问题。
其实要不是附近没有铁匠,叶秋还挺想造辆耧车出来的。
别以为古人没智慧,早在汉代,就有人设计出这种很具实用性的半自动播种机了。只要一个人在前面赶牲口,一个人在后面扶犁,就可以一次完成翻地、播种和回填,省时又省力。
想起没铁,叶秋忽地就想起大个子了。
想起他还曾经答应给自己一口铁锅的,怎么走时也不提?
过份!
叶秋忿忿怨念着,她儿子也不太高兴。
捏着一块石头,闷闷不乐的坐在那里,“叔叔走了,那以后不是都没有人带我去砍柴,也抓不了兔兔了?”
叶秋原本只怨念的,如今又给兔子勾起三分惆怅。
可怜啊,来这三年,还没吃过一只野兔子呢。
不过想想男人走了,她能多吃两口肉,很快又调整好心态,给儿子鼓劲,“小地瓜可以努力大,等你大,不就可以自己去了?”
咦,听起来似乎是个好办法呀!小不点被哄住了,立马打起精神,爬到桌前,“我要吃饭,我要跟叔叔一样吃多多的饭,好快快大!”
大就好,跟那饭桶吃一样的饭就算了。当娘的亚力山大啊!
叶秋把热好的剩饭端给地瓜,无意瞟见儿子放在手边的小石头。
那是一块红褐色又夹着土黄色花纹的石头,很好看,还有些莫名眼熟。
“这石头好看吧?象不象小苹果?”小地瓜看她对自己在山里捡的石头有兴趣,笑嘻嘻的问。
“还真有点象。”朱方氏刚喂了猪,进屋凑近一瞧,也觉得那花纹跟小猪身上的很象,
可叶秋却觉得有点不对,但肯定自己觉得眼熟,绝不是因为这个。
可还没等她想清楚,就有人高喊着“村村”,找了过来。
是好事。
北田村村魏正英,带着儿子,还有村中的几位族老,亲自来到仙人村,商讨合作事宜了。
看得出,魏广海确实是个能干的人。前日和叶秋商讨完,昨日就把他爹,还有村中几位老人全都说服了。今天来到仙人村,就想把明年的合作事宜订下。
这样的雷厉行,叶秋很喜欢。
同样请来仙人村的老人们,还有连升等几个年轻能挑头的人也叫了来,共同商讨合作大计。
不得不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别看这些老头子大多没读过书,但脑子不笨,相反很是精明,
叶秋原先还想占个便宜,拿放蜂棉杆换枣子,这可糊弄不了北田村的老人们。
那枣子价钱可比蜂蜜棉杆高多了,他们就算同意把枣子给叶秋,也要问清楚她拿去干嘛,能不能赚钱。叶秋原先想的,砸在手上都不怕,根本都没敢说。
她要真敢说,相信都不用外村人动手,朱家老两口就能拿鸡毛掸子抽她。在勤劳俭朴了一辈子的老人们眼里,没有任何东西是允许被浪费的,他们每年打的枣子,自家小孙子都舍不得多给几颗,哪能由着她糟蹋?
于是叶秋只好老实说出,自己会做蜜枣和枣酥的事。
这些老人倒也信她,只是提出,“你们允我们放蜂,这个我们应该按售价的三成给你们也分给些。至于那棉杆,我们不过跑个路,这钱就我们拿三,你们拿七。到时我们把枣子拿来给你加工,也会按三成付你工费。”
叶秋觉得还算公平,可仙人村的老人们不干。
连爷爷带着头,在那儿争,“放蜂这手艺得看天时吃饭,三七不算什么。可不过是卖个棉杆,怎么也就三七了?我们要自己去找,难道就找不着人?还有那枣子加工,你们知道啥叫蜜枣,啥叫枣酥不?这样的好手艺,全八角镇都没人会,凭什么还跟你们三七?没说的,我们只给收枣子的钱,之后卖的钱,全归我们。再说,你们还管我们要棉种呢!”
叶秋额上掉下三条黑线,好险,差点就上当了。
别看这些老人们一辈子没做过生意,但对价值的估量,远比她这个自以为聪明伯人更有见识。
所以叶秋也不吭声了,老实坐那儿装鹌鹑,看这些老头子一个个脸红脖子粗的,吵得天昏地暗。
最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的爱如星光
我真不是系统啊!
宦妃还朝
政道风云
上门女婿萧破天
假面骑士:混在特摄当恶役
狼与兄弟
青石往事
巫师之债的另类解读
绝世不败战王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