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征战天下】(2/3)
均是战无不败!
特别是拥有真材实料的张玄遇和王孝杰的主力军的全军覆没,使得唐军的士气降低到了低谷,以至于唐人现在是闻契丹而色变!
面对危局,苏宏晖知耻而后勇,率领唐军战胜了恐惧,浴血奋战,明知结局必败,却义无反顾,所以,我们可以称之为虽败犹荣!
现在的唐军,太需要一场胜利来挽救颓废的士气了。
虽然古人没有给我们留下更多的细节,但是,我相信,当苏宏晖初闻王孝杰兵败时,他确实怕了、畏缩了,连王孝杰都被击败而殉国,那我苏宏晖肯定更不是契丹的对手。
面对如此情势,仓促之间,人,肯定会胆怯,这是人之常情!
难能可贵的是,苏宏晖从最初的恐惧和慌乱中镇定下来之后,最终选择了迎难而上。这恐怕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这确实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至少,武则天的侄子、建安王、“天下令”大军主帅武攸宜就做不到。
远在渔阳的武攸宜听闻王孝杰全军覆没,大为震惊!明明手握重兵,却畏缩原地。不敢出击!
既然你不敢出击,那你就在家里好好歇着吧。
孙万荣一点也不客气,直接挥兵杀入河北道,兵临幽州。
渔阳跟幽州距离近得很!
所以可以说,孙万荣此举是甩了武攸宜一记响亮的耳光!
被甩了耳光的武攸宜总算动了。象征性派了几支小分队前去反击,结果可想而知,全被孙万荣给歼灭了。
此后,武攸宜就按兵不动了,不敢动!
于是孙荣玩就放心大胆地攻克了幽州,一番杀掠,扬长而去!
这就不光光是甩武攸宜一记耳光的事儿了,简直就是朝武攸宜脑袋上撒尿!
士可杀,不可辱!
武攸宜不要脸,可是武攸宜手下还是有人要脸的。
此人就是清边道行军大总管总管府参谋陈子昂。武攸宜,你也太窝囊了,你丢自己的脸没问题,可你不能把大唐的脸一起给丢了啊。
气愤至极的陈子昂找到了没用的武攸宜,对他说:“陛下发天下兵以属大王,安危成败在此举,安可忽哉?”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可是畏敌如鼠的武攸宜还是不敢出击。
忍无可忍的陈子昂最后说“予我一万精兵,我必能击败契丹,擒获孙万荣!”
能够把一个书生给逼到这等地步。可见武攸宜窝囊到了什么程度。
且不说陈子昂有没有能力击败契丹,但是这份勇气,就是武攸宜所不能比拟的。
这份勇气,也正是唐军最需要的。
最终。武攸宜还是没有答应陈子昂的请求。
在此后的数日内,陈子昂有连续多次向武攸宜进言,希望他能够不服圣上所托,安抚其讨贼安邦的大任。可惜,武攸宜不但听不进去,而且还不想听了。
索性。将陈子昂由总管府参谋降职为军曹。
陈子昂接连收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渔阳的蓟北楼,慷慨悲吟,诵出了一首千古绝唱: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全诗言语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深刻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孤独苍茫的落寞情绪,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一年后,陈子昂辞官回乡。
两年后,陈子昂被老家射洪县县令段简罗织罪名、诬陷入狱,死于狱中,时年34岁!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现存诗一百多首。
“岂无当世雄,天道与胡兵。”
“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
“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
“无为空自老,含叹负生平。”
“平生闻高义,书剑百夫雄。”
“孤负平生愿,感涕下沾襟。”
……
是的,这些都是陈子昂的诗。面对契丹侵扰所造成的烦恼,陈子昂可以辞官归乡,但是武则天就不行了,她是皇帝,天下都是自己的,她无路可退,除非不做这个皇帝了,把烂摊子甩给她儿子李显,不过,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再苦再难也得硬着头皮上了。
可是,光嘴上说容易,总不能武则天自己拎着把刀去前线砍人吧?还是得找人!
最能打的王孝杰都为国献身了,还有谁?
武氏族人?算了吧,他们的水平武则天还是清楚的,没一个可堪大任的!
选谁呢?
武则天正在苦苦思索还有谁能够带兵出征时,有奏章递上来了,打断了武则天的思路。奏章的内容是关于突厥的。
突厥默啜可汗,诸位还有印象吧,那位反复无常的仁兄,上次与大唐和好并突袭了契丹的老巢之后,过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魔驾到
社畜的我,靠签到天降一套大别墅
长乐馥
全球高武李长生
带着女儿闯末世
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
我的美女邻居
军少的超神爱人
你为什么活着
我体内有本山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