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定制】(3/6)
,走到蔡琰身边,将林麒抱在了自己的怀,笑呵呵地含饴弄孙,显得无比的欢快。
……
林南独自一人走在王宫里,步伐很慢。但是思绪却很快,脑海飞快的想着一些事情。
对于他来说,称帝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手底下的人更希望他很快的称帝,因为那样他们的官职、俸禄就会更高,地位就会更加尊显。
而且称帝也是为了能与其他家国平起平坐,甚至以正统地位来痛斥那些不正统的家国,玉玺在手。原在手,这就是正统。谁强。谁才有说话的地位,谁的腰杆才会挺的更直。
可是,称帝并非想想象的那么简单,其包含的大大小小的利弊也为难着林南。
先,称帝之后,该如何选择朝廷体制。是继续沿用秦汉以来的体制,还是改变其独有的体制,以便消除其的隐患?
秦汉以来,州刺史制和州牧制频繁交替,直到汉灵帝时。益州刺史刘焉谓四方多事,原因在刺史权轻,遂蛊惑汉灵帝改部分资深刺史为牧,刺使实际已为一州军政的吏、太守的上级,州郡两级制随之形成。后来州牧制和州刺史制同时存在,但都成为了牧守四方,一州上的军政的最高权力人,才出现了汉末军阀割据的局面。
如何消除这种局面,形成地方上一个很好的监察制度,以及让地方上军政剥离的难题就摆在了林南的面前。除此之外,林南想过一些后世的家国体制,但是在现行阶段,根本无法推行,因为民智未开,你若强行推行什么总统联邦制或者共和制,必然会适得其反。
所以,他只能走国几千年传承的封建制度,而封建制度就要加强央集权,收回地方上应有的权力,他的能力不消多问,如果不是智勇双全,又怎么会开辟大燕国呢。最后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在称帝之后沿用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尚书省形成于东汉;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展过程,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
以后世人的目光,去看过去,你会现你有很多的好处。
单独对三省六部制而言: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央的统治力量。
第二,使宰相的权力分为三,三省官的品级又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厂皇权。在秦汉,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每当皇帝无能,丞相就可能专权,蜀汉的诸葛亮和阿斗便是一个很好的特例。
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分相权,有利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第三,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挥了家国机构的效能。
当然,林南并非照搬,只是袭用这种体制,在其基础上加以修改。
不知不觉,林南便走到了大殿,见大殿上站满了人。
以相国田丰为,管宁、邴原、钟繇、士孙瑞、卢植、盖勋、司马防、国渊、王烈等人都在大殿上站着,众人见到林南来了,便齐声拜道:“参见主公!”
林南环视了一圈众人,大步流星地走进了大殿,笑道:“你们来的可真齐啊,就连国渊、王烈两位大人也都从辽东赶来了,看来你们是早已经商量好了……”
他边走边说。很快便到了王座上,坐下之后,朗声说道:“你们有什么话,尽管说吧!”
田丰先站了出来,说道:“主公,如今原已定。魏国已灭,其余诸王尽皆称帝,当此多事之秋,我等恳请主公肩负起大任,称帝改元。”
“我等恳请主公肩负起天下大任,即日称帝!”众人齐声高呼道。
林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此时此刻,他忽然想起了宋太祖赵匡胤来,有一种和赵匡胤极为相似的感觉。被部下人强行推举为帝,皇袍加身。不过,不同的是,赵匡胤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而林南确实心知肚明。
“如此草率称帝,只怕不妥吧?”
“启禀主公……不,启禀陛下,在陛下北归之时。总军师就已经派人回了信札,我等早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只要陛下点头,随时都可以进行登基大典!”田丰道。
林南还真是低估了他的这帮子臣子,但是见盛情难却,而且如果再推脱的话,肯定会适得其反,毕竟你要满足他们的需求嘛。
最后。林南松了口,朗声说道:“你们的意思我已经知道了,但是有许多事情,还需要一段时间处理,称帝不可如此草率。一个月……一个月后的九月初九。我再正式称帝,届时,需要召回一些武,齐聚蓟城,共享大典。不过,现在我有些事情要交给你们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在木叶超进化
女总裁的专职保镖
特种兵之龙刃
枭令天下
念念情深
诸天剑影
名侦探世界的警探
仕途风云
天降萌宝求抱抱
韩娱造星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