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24章【疗毒】(3/6)

仇心切,所以一抵达柴桑,便立刻挑选出来了三千精锐的策瑜军,轻军远行至大别山。翻越崇山峻岭,想从背后直刺江夏腹地,杀楚军一个措手不及。

为了迷惑敌人,孙坚让策瑜军的蒋钦、董袭、潘璋、宋谦、贺齐等人大造声势,将刚刚训练不久的水军朔江而上。除此之外,还让黄盖带领马步军入驻寻阳城,与策瑜军遥相呼应,并且派出一支疑兵。扬言挺进大别山,以吸引楚军的目光。

其实。孙坚深知荆州水军的厉害,而且自己的水军还未真正练成,加上自己进攻楚军又是逆流而上,困难重重不说,还有可能致使水军全军覆没。就算再愤怒,也不能蒙蔽了双眼。当听到孙策的死讯时,他不是没有质疑过,后来静下心来仔细一想,也觉得孙策的死疑点重重。

但是他瞄准了当时的形势,楚军的主力在原。他这个时候攻击楚国,正好用孙策的死来当借口,出兵占领江夏,拔除这个眼钉,为以后吞并荆州打下基础。所以,他不再去详查孙策的死是否是真还是假,如果是真的,他攻下江夏就是为孙策报仇了,如果是假的,就一定是林南在搞鬼……

这两天在大别山里,孙坚清醒了许多,也想了许多事情,他始终不认为自己的儿子孙策死了,如果真的死了,为何鲁肃、周泰连一点消息都没有?

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林南的计策,借助孙策的死,来激怒自己,让自己兵攻打楚国。

他也想过林南为什么会这样做,以他和林南的兄弟情谊,这样做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旦他知道孙策之死并不真实存在,他必然会怨恨林南。

经过这两天反复的思考,孙坚终于得到了一个答案,那就是林南在原独立难支,祈求他的帮助,但是又担心吴国群臣习惯了平静的生活,而他抵挡不住群臣的劝谏,不愿意出兵,所以才出此下策。

更何况,此时攻打楚国,百利而无一害,对于他而言,确实有莫大的好处,不然的话,那日在吴王宫殿之上,一向具有大局观,而又很会审时度势的军师张纮为什么一言不。

“一定是这样的……看来子南深知吴国群臣之诟病,所以才想出这个用心良苦的法子来激怒我,让我好兵攻打楚国。那么,伯符他们应该还安然无恙的活着,应该在回吴国的路上,或者仍然在燕军的大营里……”

轻军远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偷袭江夏郡城的计策是张纮秘密提出来的,孙坚听后,顿时便同意了,并且决定亲自率领精锐之兵攻打江夏郡城。

子时,孙坚等人好不容易才翻越过了这座大山,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马平川的原野,而此时急行军已经累的够呛了,孙坚让大家都停下来休息休息。

原野上吹来一阵冷,树林里一片漆黑,绝无树叶触擦的声音,也绝无夏夜的那种半明半昧的清光。高大的杈丫狰狞张舞,枯萎丛杂的矮树在林边隙地上瑟瑟作声,大的野草在寒鳗鲡似地蠕蠕游动。蓁莽屈曲招展,有如伸出了臂,张爪攫人。一团团的干草在急走,如象有大祸将至,仓皇逸窜,四面八方全是凄凉寥廓的旷地。

看到这样的一番景象,孙坚不知为何心涌上了一丝悲凉。他坐在一棵大树的下面,十分爱惜地擦拭着那把古锭刀,自从他听从林南的意见,占领江东之后,几年下来,他再也没有用过这把刀。

古锭刀寒光闪闪,也这样的黑夜,刀身显得格外耀眼。

大别山位于国东部地区,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东西绵延约80公里,南北宽约75公里。是江和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这一带在这个年代,还是一片原始森林,山脉周围没有多少人居住,所以孙坚等人的到来,也无人得知。

据说在洪荒之世,天地浑然一体。亿万生灵被挤压在昏暗的天地之间,后来有一座山訇然升起,用它的脊梁把苍天高高撑起,从此有了天地之分,万物生灵也得以获得光明。由于这座山分出了天和地,分出了白天和黑夜,使天地有别,便取名为大别山。

孙坚自寻阳向北挺进大别山以来,已经渡过了三日。三日来,他带领的士兵每日都在急行走,策瑜军的少年儿郎们也都个个身强体壮,耐力也非常的好,一路跟着孙坚走下来,路上没有一个人喊过累,也没有一个人掉队。

他将古锭刀收回了刀鞘,环视了一眼这三千名少年儿郎们。觉得孙策亲自挑选的人确实根基很好,而这帮子少年儿郎。以后定然会成为吴军的基石。

休息了差不多大半个时辰,孙坚便站了起来,朗声叫道:“江东的儿郎们,再走五十里,我们的目的地就要到了,你们再委屈一下。大家加把劲,必须在天亮的时候赶到西陵城下,要给楚军一个措手不及,替你们的将军报仇雪恨。”

“报仇雪恨!报仇雪恨!”凌操、陈武等人都纷纷站了起来,振臂高呼。群情激奋。

正因为有着这股子怨气,以及心怀揣着极为强烈的恨意,所以策瑜军的将士们才会如此迅的抵达此地,在他们心里,孙策的地位不可替代,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兄弟,甚至比亲兄弟还亲。替孙策报仇,就成了他们心唯一的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大叔凶猛 满级悟性,苟在宗门当杂役 神祭 剑啸灵霄 暧昧无罪 传古奇术 被活埋三年:我死了,他疯了! 宣布离婚,疯批凌少长跪不起 快穿之宿主不恋爱 日久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