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六章 水淹大梁二(2/2)
秦将白起攻鄢城不下 遂于鄢城西筑堨 引沔水灌城 水溃城东北角 鄢城顿成水泽 百姓随水流 死于城东者数十万 城东皆臭 因名其陂为臭池 可见凡以水攻 军民百姓人等无不死伤众多 如果不是武安君早有预见 恐怕现在大梁城早已是一片**泽国 城中百姓不知死伤多少 纵使城池不破 城中惨况 绝不在晋阳之下 ”
高原道:“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我早己预料秦军会以水攻大梁 自然就会有所预备 水势虽然凶猛 但也并非不可抗拒 现在大梁城外都被大水所淹 几天之后 秦军可能会以船筏进攻大梁 因此我们也不可不防 通知全军 不得有所松懈 全城的防守事务 人员、班次 仍然和以前一样 不能减少 ”
众将也都齐声答应
高原又道:“城中的水池己经注满水沒有 ”
鲁仁杰忙道:“回禀武安君 水池里的水已经放满了 ”
高原点了点头 道:“好吧 鄂将军 你在城墙上继续驻守 我到水池边去看一看 ”
鄂崇禹忙道:“请主公放心 有末将在城头驻守 绝不会让秦军有机可趁的 ”
大梁城的水池建在东西两城 紧靠在环城门的弧形堤坝后面 呈一个长方形 长约三十余丈 宽约二十五丈 比一个标准的游泳池还要略大一些 为了建成这两个水池 还拆毁了城门附近不少的房屋
高原离开北城的城楼之后 來到东城的水池边 登上了水池的围岸 只见在水池的一边 停着十余木筏 每个木筏的长度约为四丈尺 宽一丈六尺 都是用直径一尺左右的圆木制做而成 表面铺着木板 十分平坦 左右两侧都有四尺高的栏杆 并各有一个三尺左右的开门 前端设有一块挡板 平时竖起 可以遮挡箭矢 靠岸之后放倒 让士兵登岸 而在后端设有尾舵 并有木桨一对 撑杆一对 做为木笩的动力
这样一个木筏最多可以装裁二十五人 但作战的标准人数是十八人 其中一人掌舵 两人操桨或撑杆 其余的十五人中 有十名枪盾手 五名弓弩手 而且都是穿皮甲而不是青铜甲作战 一來减轻木筏的整体重量;二來也是让每名士兵都能轻装上阵 因为在水上交战 重心不稳 因此尽可能少带一些负担 有利于士兵作战
在作战时枪盾手分列在两侧 未和敌军接近时 首先以盾牌保护自己 而在双方接近之后 则手持长枪刺杀敌方 另外毎人还带三支投枪 用于在中距离杀敌 而弓弩手居于中间 以弓弩远程射击敌军 这样一來远中近三层打击就全都俱齐了
当然 这些都只是纸上谈兵 以前只能在陆地上演练 不过也将三十余个木筏装上轮子用马匹拉动 模拟水战进行过一些训练 虽然这样让士兵们可以找到一些感觉 但掌舵、操桨或撑杆的士兵却沒有办法得到练习 而水战不仅仅是士兵的事情 操作船筏的能力也绝不容小视 由其是作战士兵和船筏之间的配合 也是犹为重要的
而现在秦军终于放水灌城 守军也立刻将早已修建好的水池都注满了河水 虽然这时仍然下着大雨 但还是有不少的掌舵、操桨或撑杆的士兵 在水池中练习着操作木筏的技术 还有一些士兵正在一边练习游泳
还有两个木筏上装满了士兵 正在进行乘筏的对战 因为士兵们都清楚 现在大梁城外都被大水淹沒 今后的战斗都将会是在水上进行 现在努力的训练 那么以后在战场上的生存机会也就能大一分 因此士兵们训练得都十分认真 一举一动 一枪一式都真打实练 丝毫也不敢大意
一时士兵大叫喝叱 武器交击 还不时有士兵落入水中 整个水池中都显得十分热闹
本章已完成!
狂野少年兵王
Hello,小甜心
玄幻:我真不是大能转世
艾泽拉斯半精灵领主
抗日之东北崛起
极品丹王都市归来
红运村官
绝世战神沈七夜林初雪
[穿书]喵祖师撩徒日常
诛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