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86章 动手了(下)(4/5)

法一样,三等以上户不易赴差,那么就出钱免差吧,现在这一举措。因为会有许多穷苦的百姓自动参加,冬闲有话计者,朝廷则就不用再强拉丁了,再责令各教头不得勒索义勇与保丁,否则朝廷严惩不怠,特别是军法。不得超过五十笞。那么百姓还能怨苦之?”

等于真正变成了民兵。

还有弊病,不过弊病就小得多了。

“五十笞?”

“陛下,为何教头能勒索成功?就是军法之故,有些保丁义勇懒散,执行军法也不能说不妥,但不做限制,就存在许多弊端,如动不动执行军杖,甚至不是杖,而是沉重的军棍,在这样的军法之下,教头若勒索,谁敢不从?”

“难怪……”

“陛下,也不能说介甫公变法什么都不好,最少将国家最困难的财政问题解决了。当时介甫公实施保甲法,一是为了进一步裁减禁兵,节约兵费开支,二是为了防盗。但现在财政越来越宽裕,到了重新调控之时。”

“那么保马法呢。”王巨一回来,就说要矫正保甲法与保马法,所以赵顼又问道。

“陛下,实际所谓的保马法,能提供大量战马,根本不可能。战马是战马,驮马是驮马,让百姓饲养,平时不让它们奔跑,而是负重做活,上战场能发挥作用么?而且使用战马也有学问的,比如一匹马,最好不要让它一口气驰三十里路以上,每天不要超过两百里,否则就会伤害到战马。但平时饲养时,还不能让它们不驰,每天要小驰或快驰十几里,那么到了战场上,才能让战马能保持一定的速度。这只是跑,还有平时的饲料,以及马棚的管理,战马的清洗与照料等等,都有一定的讲究。”

赵顼整听傻了:“卿以前为何不说?”

“臣是文臣,不是马官,这些学问,也是彼岸大规模饲养马匹后,渐渐摸索出来的。”

“唐朝府兵似乎也养马吧?”

“唐初府兵是自备马匹,开始时地广人稀,而且多次大破胡虏,得到大量良马。然仅过了几十年,马呢,唐朝只好给钱让府兵自己买马。可能府兵自己有马,但就是有马,那个马多半也不能上战场了。陛下,如若不信,现在河北有许多保马户,被朝廷强行勒令买马,看他们现在养的马能不能上战场?”

“那保马法……?”

“介甫公种种变法当中,最糟糕的就是市易法,次之就是保马法,不过凡事有利必有弊,有弊必有利,去其糟粕的一面,那么另一面必然有其意义。如果想使保马法成为良法,也要做一些调动,一分民用,二分军用。实际以前历朝历代也不是禁止百姓养马。为何马在中原一直没有繁衍起来,一是马繁殖能力很低,二是百姓将雄马一起去势(阉割),三是百姓滥用马力。比如让马整天吃重拉货或耕作,所以马的寿命不长。这导致中原的马数量一直不高,并且再好的马到了他们手中,也不能当成战马。不能当成战马,价格也就不高。百姓就不会太珍惜之。”

“所以唐朝巅峰时,战马主来来源地还是西北几个大牧场,而非是来自百姓手中的马匹。不过马的作用非同小可,无论耕作或者运输,远远胜过了人力。故臣认为,朝廷得下诏,如果百姓有雌马得马驹者,半岁后,备报官府,官府赏赐百姓十贯钱。配种雄马赏两贯钱。”

“这……”赵顼有些怏怏了。

“陛下,若此,以后我朝马匹会越来越多,这有利于国有利于民,实际还是归之于民。”

“那么军用呢?”

“陛下,军用也分成两步,首先下诏,对以前的保马户,每户补贴十贯钱。”

赵顼万分惊讶。

“臣在华池时,先帝下诏给三十贯钱买战马。实际一匹战马价值五十贯,上等战马达到一百多贯。介甫公执行保马法,由官府给马,或给二十几贯钱。由百姓买马,然而因为百姓饲养不当,或死或弱,官府又让百姓赔偿。结果马匹未增,徒增民忧,由是又改成民牧制度。”

“然后出现奇怪的一幕。朝廷于西北给钱,按马尺寸大小分别给三十二贯到十六贯,前年朝廷又诏令,发北方马户调马支持骑兵,上马给三十贯,中马给二十五贯,下马给二十贯,可去年吕公雅却上奏,本路保马极苦难买,民既争市,价亦竞贵,至驽者不下百贯。还有一件事,侍禁杨嵩在西北得一马,打算卖掉筹集路费,让韩同院(韩缜)花三十贯买下,结果韩同院发现此马不可乘,又患疥瘙,让下人退还给杨侍禁,实际韩同院也不知道,三十贯只能买这样的马!”

“为什么出现这一幕奇怪的现象,朝廷责令百姓牧马或保马,如果真让百姓使用,又无所谓,然而朝廷时不时收回保马,或者强行用低价买民马,保马户为了不让官府追究责任,只好买马回来应付官府。朝廷收回保马或者高价低价买马数量越多,马市价就越高,这才出现连契丹马的价格都达到一百贯的奇怪之事。”

这个好查的,问一下韩缜,或者从存档里将吕公雅的奏章找出来就行了。

赵顼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因此保马法必须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逆天之丑颜狂女召唤师 史上最强炼气期方羽唐小柔 绝品修真大少 阴阳美人妻 1979黄金时代 良卿择木为妻 玉堂缘 超级大当家 这个顶流一心进步 蛮妻宫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