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32章 爱国人士(上)(2/4)

木寨,又斩断沟梁,使之不能与外界通音讯。禹藏花麻是李谅祚临终前的托孤大臣,听到后十分不悦,立即写信给熙州的宋朝官员,请宋朝共同出兵讨伐梁氏。

禹藏花麻手中也掌握着不少精兵的,这才使宋朝动了心思。

可惜王巨不知道了,否则又有许多操控的余地。

而且到发生时,王巨已经不在京城了……

东风始来。

不但东风来了,还来了一群人。

这一行人刚到京城,就被带到延和殿。

他们所过之处,许多大臣与太监皆对之侧目。

一是好奇,二是这群人可都是“有钱佬”。

同时各个重臣也被召到了延和殿。

虽然来的是一群海客代表,但商议的事也不小,几百万贯的收益,有一些消息灵通的人还知道每年会出产二十万两黄金,另外这么大地盘,听说有好几个宋朝面积大的地盘。几百万百姓,如何安排,都是让大家关心的。

许多大臣看着这十几名海客,又看了一眼王巨。

王巨站在张璪的下首。闭目养神,就象与他一点关系也没有一般。

赵顼先是问了一句:“诸卿家,你们现在如何管理彼岸的?”

这也要必须问的。

毕竟这么多人,总得有一个管理章程吧。

并且这个章程说不定就可以拿来借鉴。

其中一名海客开始回答。

大体上都说了,没有隐瞒。毕竟几个月后,朝廷可能就会派几名官员,到数个安置点尝试着管理了。

先说治理思想,也就是宋朝士大夫所说的祖宗家法,没有一个思想指导,管理就必然会混乱。

什么思想呢,政策上公平,律法上公正,商贸特别是关系到民生的商货必须要公道。

大伙听后也不是很惊奇,实际就是王巨所说的齐人嘛。至于后面所说的公道,无外乎就是王安石想要做到的事,设立一些国家机构调控物价,打击囤积居奇与各团行的垄断。

但这样想真错了,宋朝所说的齐人,也只是一个名义上的齐人,彼岸那是真正去努力的实施齐人。

接下来就是四级制度,村、镇、市、省。

这个大伙同样不惊奇,换成宋朝就是县州路,至于村。实际就是秦朝的亭长制度。

不过让大家惊奇地来了。

村镇选举制!

宋朝那来的选举制度?

几乎所有人都感到茫茫然了。

不仅如此,还有一个制度,那便是恩荫制度,如果各个官员想要让他们孩子以后也走上从政道路。那么必须从村开始做起。

先到一个村子当村长,经过数年,得到全村百姓认可,才能进入到镇,在镇的官职上表现得到百姓认可,也得到上面认可。再进一步选入到市级担任官员。这才是彻底的磨勘。

到了市级,离百姓太遥远,而且在这时代,这么大地区也无法进行有效的选举,那么只好让上面来任命了。

然而这一条制度不能说出来了,因为这无疑是在向一个国家进军。

王巨这时才睁开眼睛,看着这个叫张行观的文士,心中想到,吕何让选派的这个人很不错,有胆色,反应快。

再就是税赋。

彼岸也开始执行了相关的税赋。

农牧交纳两税,另外就是商税。没办法,这么多百姓必须得管理,管理就要设置相关的管官与胥吏衙役,那么就必须得有支出。

另外各村镇市还要兴修道路水利学堂,聘请士子教育孩子,这同样得有支出。

最后就是这么大片地区,虽然迁徙了几百万百姓过去,实际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占领,只是呆在一个个定居点里,周边依然有大量土著人,那怕吕宋岛上用了那么惨烈的方法,依然还有百万以上的土著人。那么除了向各村镇百姓发放器甲,组织民兵武装外,同时还要设立少量军队。这又要花费很多钱帛。

张行观似乎是无心在说,可许多大臣心中难免就在想,难怪王巨说彼岸百姓剽悍,各村寨都是武装力量啊,那么管理不好,无疑就会有天大麻烦哪……

不过税赋也可观,去年一年税赋达到了三百多万贯,但仍不够,每一年还要各商贾继续补偿数百万贯,才能保证其支出。

反正宋朝就是得到了,也休想敛得什么财富了,说不定各商贾手一丢,宋朝还要往哪里倒贴财富。

吕公著问:“没有榷茶榷酒榨盐?”

“这位相公贵姓。”

“某姓吕。”

“原来是吕相公,久仰久仰,”张行观立即恭恭敬敬地施了一个大礼,又答道:“有两个原因,一是迁徙过去的百姓多是赤贫百姓,一无所有,必须让他们休生养息,况且许多村镇还要面对着当地土著人的入侵,又因为一穷二白,除了低赋税让他们迅速富裕外。平时每年也要承担着许多力役。”

“力役,为何不实施免役法?”蔡确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转生之诸天万界 少将要出嫁 前夫总求我复合 我的邻家小表妹 箐箐子佩 快穿炮灰逆袭之打脸日常 清穿日常 随身杀毒系统 快穿之永世相随 私人瑜伽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