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请功(2/3)
之势,就是许多砖家一再攻击的罗兀城,可事实是夏军的伤亡远超过了宋朝,无论这个时空,还是另一个时空,虽然罗兀城之战给陕西与部分河东路百姓带来了压力,不过罗兀城哪里同样生生打成了焦土。
这是无奈之策,在宋军战力不占据绝对优势下,只能互拼血值!即便王巨也是如此,只是王巨付出一两成血值,就能换回十成西夏的血值。比较上算罢了。
至于民生,又想打仗又想顾及民生,那可能?或者买安,关健西夏买不了安!这才是关健。
但是这样的大捷,自宋朝开国以来,却是罕有过的。
而且这一战,王巨利用了一些物事,那个滑板也就算了,宋朝有饱读诗书的人,包括欧阳修听说了后。也想起了自己修新唐书时的记载。
烟花用了一回,并且还真管用了,不过它只能用一回,主要还是用来赚钱的。而且多了一项产业,就可以多养活很多人,当然,这个道理,在宋朝能明白的人很少。
主要还是那个千里眼与飞天。无论滑翔飞天,还是登气球飞天,在这时代都让人觉得太不可思议,并且也传扬出去了,这三样物事,使是这一战披上了一层神话色彩。
于是迅速在民间迅速流传。
神奇的大捷,消息传开,传到哪一处,哪一处便有人放起鞭炮。
至于朝堂,也非是王巨所想的那么黑暗。可能有一些极不喜欢王巨的人,心思复杂。但大多数中立派,还是很赞成的,至少是大胜了,比大败强吧。
虽然王巨也动用了附近各小路的兵力,也不过是就近动用,还不是全部动用。兵力悬差到一比三,却胜得如此畅快淋漓,还能不满足吗?
因此几个大佬当中,王安石、王珪是赞扬态度的。吴充略有些赞扬,冯京与文彦博默不作声。
此时这些人正在延和殿,看着王巨写的奏疏,以及这些立功名册。
这一战宋军伤亡同样惨重。包括重伤者在内,伤亡者达到了两万九千多人,轻伤的不算。包括王巨带来的八十六营保捷,整整四万三千人,现在却不足四万人了。
不过没有人在这上面纠缠,至少现在不会有人在上面做文章。因为敌人伤亡数量更大。王巨报上来能准确核实的数字是十九万四千余人,而非是韩绛所写的二十万人。这个战功当中还包括镇压的环州叛乱的蕃人,以及极少数横山反抗的各族百姓。真正的夏军,抓俘与击毙的数字只有十八万来人,并且这个还包括盐州的战绩。
但王巨也写了,可能西夏实际伤亡数字比这个还要高两万,比如诸砦防御战时,那个伤亡便无法统计,还有一些逃兵逃到各山林死掉了,也无法统计。
无法核实,王巨便不会向朝廷报功。
这个大伙也相信,包括他在知华池县时,所报战功,宁愿缩小一点,也不愿意夸大,以求准确。
况且这一战战功足矣了,少了这两万数量也无所谓。然而这个数字当中,有多少战俘,王巨一个字都没有写。但大家都懂的……
但这个请功名册,却很有意思。
功劳最大的是章楶,王巨还刻意说明了原因,一半谋划之功,他在宁州迷惑敌人,几乎全是章楶在指挥,现在王巨带着大军去了盐州,又是章楶在后方负责后勤,以及返回百姓的安置,庆州的政务,因此在这一战中,章楶几乎在扮演着张良与萧何两人的角色。
其次无疑是王君万。
这一战中他表现太亮眼了。
第三则是赵忠,也就是李三狗,于柔远寨生生与十万夏军血战了十几天,生生将梁乙埋拖在哪里。否则换在华池川,可能延庆川,最后会战难度无疑会提高了数倍。
次之高敏,不仅有安疆堡战功,而且筑起了冰堡,并且在那么劳累的情况下,面对着数倍敌军,还将其守住了。正是这道大门关上,才使得战场局面变得有利起来。
然后是魏庆宗,死者为大。
接下来是大家想不到的,非是其他诸将,而是燕达,如果不是燕达,休想将仁多零丁主力军队拖在淮安镇城下,若不是这一拖,宋军局面将会变得很糟糕,尽管燕达在会战前几乎没有与夏军交战过。
接下来才是窦舜卿、高永能、刘昌祚、苗授、姚麟、刘阒、周永清、林广、刘绍能、种谊、种古、赵普、杨文广、姚兕。
看到姚兕排得这么靠后,这些重臣同样不大理解。
王巨在奏报里未说多少,可是韩绛写得详细哪。
其实这是王巨对姚兕那些发善心的冷处理,将功折错了。在姚兕后面则是秦渤、郭庆、杨培、顾永平、景思立、赵余庆、姚雄、曲珍、赵隆、郭成、归娘浪埋、李克忠、狄咏。
姚雄、曲珍与赵隆排得有些委屈,但他们岁数太小了,又非是主将之身份,这样排也能说得过去。杨文广、和斌、郭成来得晚,景思立打完了立即返回保安军,因此也排得略靠后。但放在庆州战役,这样评功也算是公平。
李克忠也冷处理了,后面整个会战几乎与他无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九龙夺嫡
简少他总是想离婚
樱桃琥珀
时光不负已微凉
惊悚游戏:魅魔小姐请自重
自在神医逍遥客疯狂小牛
重生八零:军少花式宠妻
九转道仙诀
附加遗产
四合院:开局和秦淮茹要五百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