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四九章 十将;血衣(2/3)

又不足四分之一,还分成了两处。于是将四员偏将李信刘甫种咏召集,授以方略,又让他们从荔原堡至瓠子岭,从小道去闹讹堡,先行将闹讹堡这一部军民击溃,再调头袭击离大顺城更近的十二盘堡。那么不但可以击败西夏这支军队,还能最大限度杀伤这余下的近两万军民,以便取得战功。

为什么是三千兵马,因为这次是奇袭,走了一条崎岖的山道直插闹讹堡,人多了必然行程缓慢,又容易暴露目标,现在三千兵马,半骑半步,特别是两支保捷军与一支蕃落军,其中有许多将士还参加过几年前的大顺城之战。

力量不算小了。

但这个李信就没必要向大伙儿解释了。

而且李复圭为了保证胜利,又请求保安军的鄜延都巡检使白玉带领近千宋军。从保安军直插闹讹堡的后方。

当大战爆发时,白玉一千兵马忽然杀到,敌军必败。

李信一口气说完。几千将士默默听着。他们在心中都在盘算着,整个计划看上去确实很完美。

一个是有心,一个是无心。宋军这边士气也就那么回事,不过西夏那边士气却是很沮丧。

那么这一战胜算就有了分。

一旦大捷,收获将非同小可。

第一是缴获的器甲战马。

第二是物资,西夏发动了几万民夫来修堡,都带着各种物资与器械。现在还没有全部撤走,只要将他们打败,这些物资大多就能为自己所得。

第三就是粮草牛羊。这么多人得吃,西夏人吃的是半荤半素,不仅有粮食,还会有许多牛羊。就象种谔去年那一战。缴获了近万牛羊,实际何止,余下的都分给了诸将士。

第四朝廷也会有一些奖励。

这样想着想着,大多数人眼中就闪着兴奋的光芒,发财的机会来了。

李信与种咏看到士气上来,点点头,大家士气上来,胜利又有了一份保障。并且前几年也有例子。那就是种古种诊奇袭折姜会,那次行程更远。并且深入敌境,面对的敌兵更多。

他们也这样想……了。

大军休息了一夜,继续踏上征程。

其实后世史书常见的地名,比如柔远寨、荔原堡、大顺城、金汤城、白豹城,都不是很远,只是现在交通不发达,又位于子午山与横山交界处,山多林茂,宋夏分界,否则即便普通的步行,任何两处不过一两日的路程。

他们这一行走的是小道,于是格外慢些。

还未到正午,军队抵达闹讹堡下。

西夏役夫看到宋朝大军,哗然道:“我们只是修堡,不与汉家争。”

西夏人多称宋朝为汉家,中国,罕称宋朝,这也是多数党项人对宋王朝的不认可。

李信不理睬,他看了看,两个堡都修了十几天,天数不多,不过人数多,有的地方都修了一个好样,堡墙大半人高了,不过还有几个豁口。他骑在马上,看着东西两边的豁口,下令两支骑兵,也就是那支蕃骑与保捷骑,让他们冲过去。

西夏人看到“讲理”不行,只好反抗。

在西夏密集弓箭的射击下,两支骑兵迅速牺牲了十几人,李信只好下令撤退。

这也只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就连康成在后边看着,敌人的士兵数量真不多,多是役夫在反抗射击。只要冲进堡内,大捷就有了,顶多是得付出多少牺牲。况且后方还会有一支强力的援军即将到达呢。

李信又下了命令,让两支步军在前方掩护,两支骑兵在后面攻击。

一般宋朝战术是蕃军在前冲杀,能撕破对方的阵型,后面禁军跟上。若是蕃军都撕不开对方阵型,即便派上禁军作用也不大了。不但李信,种谔如此,王韶如此。只有吕惠卿异想天开,进行改革,蕃汉杂间进攻,结果失败了。

然而面对一群吓变了色的役夫,还需如此吗?

谁料到,随着宋军进攻力度的加大,堡内反击的弓箭却更密集了。

而且这是战役型的大堡,对地势选择十分慎重,比如大顺城的前身是西夏后桥寨,它在西山之东,范仲淹与蕃将赵明夺下后,立即在西山之西筑城。再比如疆砟堡,也在山坡之东,王巨夺下后,将此堡毁去,改在坡西重新筑堡,命名为安疆堡。

之所以这么做,取的就是地势之利。

闹讹堡也是如此,筑在岭东,居高临下。

西夏人顽强反击下,这次进攻又不果。

李信无奈,只好下令三军压上。

正常情况下,大军交战,双方都需要保留一支预备队以防不测,或突围,或侧应……不过兵无常势,现在的情况是只要冲进堡内,那么就会迎来辉煌的胜利。这群懦弱的役夫所仗的不过是地势,现在李信用优势的兵力强行冲锋,似乎也没有错。

六营官兵分成两路,步兵在前,骑兵在后,几员主将殿在最后面指挥。

康成所在的广锐军也位于中间压上了。

他们进攻的是北面那个豁口。

前面不时传出喊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谁叫游戏策划欣赏我 陆屿苏宛辞 宋少怀里的小青梅好撩人 重生都市妖仙 黄金羽翼 江山美人谋 捡个女帝当老婆 重启家园 某科学的魔剑制造 凤妃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