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二九章 道(2/3)

人,齐人中有尊尊。但这个太极是流动的,故智者要根据情况变化去调控。”

“易里面的卦爻?”

“正是,其实它就是道。春秋战国之时,战乱不休,故老子希望大家清静无为无争,这成了道家的真义。夫子希望周室强壮,由上往下梳理,减少诸国的战乱,故提出了尊尊。但凭借尊尊还不行的,因此又提出了仁爱、节义、仪礼。放在我朝,开国之初,只有三百万户人口。土地不紧张。缺少兼并的土壤。故开国之初,连高利贷也没有市场。但随着时间推移,现在人口翻了四倍多,土地紧张,给了兼并的土壤,高利贷也随之变得可怕起来,这时贫困百姓生计之难,反而胜过了开国之初。所以这时明智的做法。更加要推广齐人之术,给贫困百姓一线生机……”

“它与免役有何关系?”

“免役可以,但切记一条,所募的免役钱满足募役费用即可了,千万不能以用作为敛财工具,更不能向五等以下户摊派免役费用。”

青苗法好不好?

它用心是好的,然而因为从上面就开始打着敛财谋利的想法,于是产生了许多丑陋的现象。

比如三等以上户,有的人也需要借钱,比如救急。比如经商资金短缺,但这个青苗贷又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因此这个青苗贷实际成了劫富的工具。

如果真是劫富济贫也罢了。然而非是。

然后从四等户开始,四等户也有资金短缺之时,不过他们缺少资金辰光十年大约才能有一回。虽然这时宋朝高利贷利息很厉害了,但那种年息三百、还有利滚利的情况终是少的,多是六分利,八分利。十年八分利。然而青苗法开始,年年有二分利,十年就是二倍利息!那个更坑爹!

再到五等以下赤贫户,这些人是真正想借青苗贷的群体,不过王安石灵活多变,又加了一个保人政策,明为减少追讨债务产生纠纷之举,实际有了这个保人,谁会替赤贫户担保?因此实际执行下去,这些赤贫户是借不到青苗贷的。那么他们仍旧向乡绅借高利贷,最高卖儿卖女,用妻子抵押!

青苗法执行后,确实打压了一部分豪强的高利贷行为,也救济了一部分百姓。但就象孟荀对人性争执那样,出发点与立场从开始就不同,那么道义也必然不同,所以执行的结果,弊利交加,弊却大于利,成了坑民敛财的利器!

免役法执行后更坑爹,不仅有宽剩钱,后面又添加了免行钱!

不仅向三等户以上摊派,连赤贫户都没有放过!

因此王巨说了这个道。

其实王巨以前说的打压世袭,文韩富,吕韩范,与这个道是一样的道理。

“很难啊……”赵顼叹息道。

问题还有在那个大黑窟窿上,如果没有那个大黑窟窿,谁想敛财呢?

这同样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要知道在史上王安石那么敛财,到了熙宁七年,那个黑窟窿都没有填上。因此王巨也不由地叹息一声。

“徐徐徐,”赵顼反过来安慰了一句。

然而两人皆同时苦笑。

赵顼这才说了第三件事。

赵禼将消息传到京城,赵顼大惊,问文彦博,不知绥州可存否?

文彦博不能回答。

然后将王巨召到延和殿问,王巨只答了一句,可能郭逵不会上当。不过若是郭逵也上当了,王巨那也没办法了。

赵顼无奈,只好立即下诏书,通知郭逵不能换了。

郭逵的下属幕僚看到诏书大惊,问,什么时候京城下诏书要换地?

郭逵将前诏拿给大家看,京城是下了诏书,但让郭逵私自扣压下来,大家连这个诏书都没有看到,更不要说换地了。赵禼叹服道,此他人所不敢为也。然后郭逵上奏,说绥州平安,又自劾违诏之罪。

赵顼开心都来不及,哪里还会怪罪郭逵扣诏违诏?于是下诏城绥州,不再易二寨,又嘉奖郭逵一句:渊谋秘略,悉中事机。有臣如此,朕无西顾之忧矣!

“有卿与郭卿,朕心安矣。”赵顼道。

发现上了当,满朝文武大臣仓皇不知所措,包括赵禼那么精明强干的人,都没有提前准备,只有郭逵提前察觉到不对,否则这次宋朝糗大了,整个延州都可能陷入危局。幸好有了郭逵。

但前几天也只有王巨一个人“看出”了郭逵!

王巨啼笑皆非,想到了郭逵,他想了几年后的那场战争,还想到了一个人,潘美!

可能几百年后,元蒙也失败了,不过现在的交趾能与几百年后的交趾相比吗?况且用元蒙骑兵到热带雨林里作战,那个……

几年后郭逵虽大大震慑了交趾,但犯的错误可不小啊。

…………

赵顼这次召见,只说了三件事,不过透露了许多消息。

甚至让王巨看到党争的魔影在地平上狰狞地升起。

不过王巨麻烦也到了。

回到了军器监,一个叫叶默的小吏进来禀报了一件事。

王巨继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朕的悍妃谁敢欺 风云剑情 蜜宠99次:再见,苏傲娇 重生洪荒之三界妖尊 等风热吻你 寂灭魔灵 阴阳网吧 做个好梦嘻嘻 抗日之超级兵王 恋味厨女味痴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