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节 海战(3/3)
基地在选址上与国会山基地颇有类似之处。可最大的区别在于,京一号以悍,甚至可以说是冷酷无情的机密措施保证了工程实施。从决定建造开始,京一号周边所有民用建筑被全部拆除,给予当地民众的补偿款项由国务院直接发放给个人。从最高领导层到最下面的街道办事处,各条措施层层落实,强有力的监管保证了款项发放过程中无人可以染指。当然,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不过是民众为了国家做出的最后牺牲。病毒爆发的消息永远不可能公布,高达数万元每平米的拆迁补偿也的确高得惊人。然而即便是这样,仍然有当地居民觉得自己很吃亏。他们一面臆测这里是否要进行某种极其赚钱的高密度商业项目,一面对拆迁谈判人员狮子大开口。在这个过程中,甚至有人直接开出每平米十五万元的天价补偿。同时威胁:如果拆迁方据不答应,自己就买汽油买狼犬自制火药枪,在屋顶上插红旗,看哪个王八蛋敢拆老子的房子?
钉子户的产生并非毫无缘由。我们相信其中肯定有贪官污吏上下其手导致民众真正到手的补偿款过低。但也的确不能排除有人过于贪婪,开出任何人都无法接受的高昂价码。他们总觉得自己可以威胁到政府和地产商,总认为旁边的房子已经全部拆完,就剩下自己一户独门独栋完全可以得到更多补偿。至于那些已经签署协议的居民……要不到钱那是你自己的事情。反正,我就得呆在这儿,至于你狗日的能不能回迁,住上新房,关老子屁事?
京一号基地在建设过程中至少秘密处决了数百名顽固份子。设置在外围的警戒部队击毙了数十名擅自进入施工现场的好奇民众。所有工程项目全部由工程部队执行。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想要从中分一杯羹的民间建设公司以各种借口插手。他们无一例外遭到审计总署和廉政总署的联合查办,查收后被接管的资源财产多达上千亿。
在京一号原有的设计图纸上,外围警戒半径整整扩大了三公里范围。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当时已经通过审核的北京七环公路被全面中止。越来越多的局外人对京一号感到好奇,几个自认为身家丰厚,在方方面面都有人照顾的年轻富豪甚至驾驶私人直升机进入警戒区,想要从空中一探究竟。三架直升机当场被防空部队击落,闯入者家人被连坐监禁,家产抄没。直到病毒爆发,他们仍然被关在监狱里。
用赵志凯的话来说:“虽然手段血腥冷酷,可是与后来出现的复杂局面相比,当时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美国人在探奇方面的心理显然要比中国人强烈得多。国会山基地从建设初期就引起了外界关注。多达数百名记者在工地警戒线外围长期扎营,绞尽脑汁以各种方法进入探秘。在自由、民主、新闻公开等口号的标榜下,这些为了普利策奖而不要命的家伙使出浑身解数。地下管道、空中、地面,所有可能进入工地的渠道,都被他们全部翻了一遍。
报纸销量意味着利润,收视率提升意味着得到更多金钱。军方和政府严密得令人发指的态度,使所有美国人对国会山基地感到好奇。电视台和各种媒体都在对民众疯狂轰炸,最著名的主持人总是用充满调侃和疑问的口气诱导民众:“国会山究竟怎么了”、“哪里到底在进行什么样的工程项目”、“总统和国防部长先生到底达成了什么协议?要知道,他们是世界上最大的两头蠢猪。我们能够放心把安全和未来真正交给他们负责吗?”
很多谣言在民众之间肆意蔓延。“集会”和“示威”这两种东西显然是在世界各地都能生根发芽。那里是正在修建的核弹发射井,那里正在建设新的核电站,那里是最新的铀原料工厂……谣言满天飞,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力一再下降。
美国人总是在抨击我们没有人权,总是对我们的各种制度嗤之以鼻。但麻烦真正降临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从总统到实际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官员,都不由自主的对大洋彼岸的红色国家感到羡慕。
本章已完成!
首席竹马:青梅哪里逃
黄烟尘张若尘
风未起,尘已落
找个不会死的老公好难
我的合租美女
你就靠吃软饭成圣是吧
兽血沸腾2
乡村小吏在大明
当学霸穿成学渣
旧爱难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