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486章 殖民的动力是穷?(2/2)

门恩格斯公司也在1848年时在坤甸和广州开设了工厂。恩格斯就是被派来管理这些工厂的。所以他可以为自己父亲的工厂“买”一些工人。

在“买”完工人之后,恩格斯又顺便考察起了中国革命的真实状况。当然这些问题不是恩格斯亲自去问的,他的中还没那么溜,是由欧门恩格斯公司驻兰芳办事处的买办去问好了,再翻译成英语告诉恩格斯的。

“首相阁下,看来您治理下的国家情况并不太理想啊。”

在塞古尔行开设的兰芳大饭店的咖啡厅里面,恩格斯一边品着兰芳本地产的咖啡,一边和刘鹏还有玛丽亚.克莱门蒂娜讨论起了国家大事。

刘大丞相皱皱眉,他虽然挂着个丞相的名头,可是一直呆在欧洲搞外交,内政是左宗棠在管,天知道那头湖南骡子是怎么管事儿的,居然把国家搞得民不聊生,好像比大清朝那会儿也强不到哪儿去!

“弗里德里希,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大明的情况没有什么不理想的,恰恰相反,这种国强民穷的状况,是最符合大明帝国利益的。”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基本上算是一个政治家,一路上过来就时常和恩格斯、刘鹏讨论政治问题。无论是外交、内政,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就是军事上的见解也不差多少。

她轻轻摇着象牙扇子,笑吟吟道:“恩格斯先生,在讨论中国问题的时候,您不应该忽略一个事实,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凡是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国家,人口和土地的比例就是决定国民生活水平还有国家安定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而现在,大明帝国很可能已经拥有3亿到3.5亿人口,至少已经达到了其基本国土可以承载的极限。所以杰森无论采取什么国策,都不可能让数量超过整个欧洲总人口数的农民过上富足的生活。既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农民富足,那么还不如通过剥削农民让国家强大。在国家强大之后,用大明的剑为大明的犁夺取更多的土地……而与此同时,贫困恰恰又是人类进步、开拓和探索的最大动力,只有大明内地的农民生存艰难,他们才会不畏艰险去南洋,去满洲,甚至去澳大利亚谋求富足的生活。如果他们人人都安居乐业,谁会来兰芳呢?”(……)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造梦天师 重生归来侯府嫡女杀疯了 宋史演义之冷月边关 仙道隐名 报告陛下,世子殿下又在作死了 最强兵王 白噩纪 人在吞噬,从娶妻开始无敌 大圣传 极品桃花扇(极品桃花运)